打造“鄉(xiāng)土味”十足的勞動教育課
山東臨朐開發(fā)特色鄉(xiāng)土課程,把課堂教學搬進“農場”——
打造“鄉(xiāng)土味”十足的勞動教育課
本報記者 魏海政 通訊員 竇碩強 李金寶
“原來西瓜還要打秧叉才能長得更好!”日前,在山東省臨朐縣冶源街道楊善初中的校外勞動實踐基地——“尚善農場”西瓜大棚里,一個個拳頭大小的西瓜幼果青翠奪目,長勢喜人,該校初二學生魏子明正在忙著和同學們打秧叉、除草。他們兩人一組分工合作,忙得不亦樂乎,西瓜大棚里滿是汗水浸潤的臉龐。
臨朐縣冶源街道楊善初中位于城鄉(xiāng)接合部,也是臨朐縣比較早的工業(yè)大鎮(zhèn),生源構成復雜,多數(shù)家庭對孩子的勞動教育重視不夠,忽視對孩子良好勞動習慣的培養(yǎng)。針對這一問題,楊善初中探索以課程化的方式將勞動教育納入課堂教學體系和學生培養(yǎng)全過程,根據(jù)不同年級學生特點開設序列化的勞動教育課程,并結合鄉(xiāng)土特色,設計切實可行的教學計劃,聘請經驗豐富的農民現(xiàn)場指導,把課堂教學搬進“農場”。
“特色鄉(xiāng)土課程資源開發(fā)是我們開展勞動教育的出發(fā)點,推動育人模式創(chuàng)新則是落腳點,充分發(fā)揮勞動教育的豐富內涵和育人價值,培養(yǎng)學生的實操能力和創(chuàng)新思維,奠定學生終身發(fā)展基礎是我們實施勞動教育的目的?!迸R朐縣教體局黨組成員、副局長叢林說。
2019年,臨朐縣出臺了中小學勞動實踐基地建設實施方案和中小學勞動體驗教育課程實施指南,指導全縣學校根據(jù)地域特色、師資隊伍等實際情況,立足課程標準、聚焦課堂教學、突出課題研究,通過課堂教學、日常勞動、農業(yè)生產、志愿服務等方式,組織學生深入開展勞動體驗教育,在潛移默化中厚植尊重傳統(tǒng)文化、熱愛勞動的良好因子。
在此基礎上,臨朐還充分挖掘當?shù)靥厣l(xiāng)土資源,定期組織學生到周邊非遺文化村開展勞動教育研學實踐,跟非遺傳承人學剪紙、畫年畫、制作黑陶,在學中做、做中悟,在勞動中體會“匠心”。
同時,臨朐縣積極倡導學生走出校園,走進村莊和社區(qū),通過考察探究、社會服務等方式開展勞動實踐。目前,臨朐縣已建立勞動教育基地49個,開發(fā)勞動教育課程80余種,授課3000余節(jié),覆蓋學生10.5萬人,充滿濃郁“鄉(xiāng)土味”的勞動教育課成為最受學生歡迎的課程之一。
“在勞動教育如火如荼開展的大背景下,如何科學研判‘勞’的方法、合理評價‘勞’的效度、精心凝聚‘勞’的合力,是推動勞動教育提質增效的關鍵?!迸R朐縣教體局基礎教育科負責人胡德凱說。
楊善初中通過探索實行師生雙評價的“積分制”勞動教育評價模式,并與教師評價改革、“三定三聘三評”改革和教師減負有機結合,深入推動勞動教育科學合理實施?!耙荒晗聛恚總€學生參與勞動的多與少、勞動態(tài)度的優(yōu)與劣、勞動效果的好與差,都一清二楚,可記錄、可追溯、可視化?!睏钌瞥踔行iL衣惠民說。
目前,臨朐縣已初步形成突出能力、表現(xiàn)、效果、發(fā)展等維度的發(fā)展性勞動教育評價指標體系,建立起符合實際、科學合理的師生雙向評價新機制。同時把勞動習慣養(yǎng)成、勞動實踐教育、勞動基地建設等內容納入對學校綜合督導評估,推進勞動教育更接地氣、更有生命力,有效激發(fā)學生內在需要和動力,更有“鄉(xiāng)土味”、更接地氣的縣域勞動教育模式正在逐漸形成。
[ 責編:董大正]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