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怕午休時間再短,“90后”藏族姑娘洛桑卓瑪也要抽空去健身。她在拉薩經營著一家少兒模特和美育培訓機構,大型活動前連軸加班是常態(tài)。但對于篤信“自律才有自由”的她來說,工作繁忙、高原環(huán)境,都不是讓自己在業(yè)余時間安心“躺平”的理由。
曬著太陽發(fā)會兒呆,慵懶悠閑節(jié)奏慢,這或許是許多游客對高原生活的想象。然而,當下的西藏生活方式似乎并不那么清閑。八小時之外,越來越多的年輕人有了自己的充電需求或“斜杠”生活;而越來越豐富的文化、體育商品與服務的供給,也讓高原生活呈現(xiàn)出了不一樣的面貌。
“拉薩的健身房市場依舊在擴張,而且客戶對個性化、定制化的健身服務需求很高。”工作在拉薩的健身教練伊巴說。
除商業(yè)健身房外,西藏的公共體育設施建設,也為高原的體育愛好者提供了便利。西藏自治區(qū)體育局提供的數(shù)據(jù)顯示,“十三五”期間,西藏實施全民健身活動中心、健身步道、鄉(xiāng)鎮(zhèn)多功能運動場、籠式足球場等群眾體育健身建設工程700多個;截至目前,西藏共有體育場地超8100個,比“十二五”末數(shù)據(jù)增長超120%,體育場地面積近527萬平方米,人均體育場地面積1.6平方米。
在拉薩首次舉辦的民間女子足球比賽——“亞克杯”女子足球賽上,雪域女足隊隊員次卓瑪(白)試圖突破另類女足隊(粉)的防線(2020年7月23日攝)。新華社記者晉美多吉 攝
目前,西藏經常參加體育鍛煉的人數(shù)達99.7萬,占自治區(qū)總人口的近三成。藏族小伙兒羅布就是其中一員,他和朋友們自費在拉薩發(fā)起了“校園籃球突襲賽”,每周末選擇一所學校舉行對抗賽,將熱愛籃球的朋友們聚到一起。“和有志同道合的人一起去做熱愛的事,真的很幸福?!绷_布說。
除了民間體育的火熱,文化消費的選擇也日益豐富。在城市,各類文化公共服務機構成為市民節(jié)假日的熱門打卡地。三月,沃塘瑰寶——拉薩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展在西藏牦牛博物館拉開帷幕;世界博物館日當天,西藏百萬農奴解放紀念館正式恢復對外開放,西藏牦牛博物館掛牌成為國家二級博物館;5月19日,新編藏戲《次仁拉姆》在拉薩開啟免費公演……
“拉薩的包容,給了更多文化機構發(fā)展的土壤。我們希望給這座城市的人們增添一個值得駐足的去處?!泵駹I藝術機構介觀藝術中心的創(chuàng)始人徐應龍說。5月4日青年節(jié),這里剛剛舉辦過一場詩會,市民帶著自己熱愛的詩歌,在中心朗讀、分享。
農村公共文化產品和服務正在豐富美麗鄉(xiāng)村的內涵。在“西藏民主改革第一村”——山南市克松社區(qū),社區(qū)建起了西藏民主改革第一村陳列館;在林芝市波密縣,縣委縣政府圍繞紅樓等遺址,發(fā)掘國道318沿線紅色旅游資源,開發(fā)利用革命歷史遺跡;目前,西藏已建立5492支行政村文藝演出隊,實現(xiàn)了對所有行政村的全覆蓋,加上76個縣(區(qū))藝術團,近10萬文藝演出人員活躍在農牧區(qū)……
圖為在西藏拉薩市拉魯濕地的健身步道上,正在參加“2020年環(huán)拉魯濕地健步走系列活動”的選手們(2020年9月5日攝)。新華社記者 詹彥 攝
作為全國曾經唯一的省級集中連片特殊貧困地區(qū),2019年底,西藏已歷史性消除絕對貧困。在吃飽穿暖后,雪域高原的人們開始向往更加多彩、有趣的生活。
《西藏“十四五”規(guī)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建議》中提出,要繁榮發(fā)展文化事業(yè)和文化產業(yè),加快健全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實施“美麗西藏、可愛家鄉(xiāng)”優(yōu)秀文化產品鄉(xiāng)村供給工程,“十四五”時期文化產業(yè)年均增速15%以上;并要廣泛開展全民健身運動,大力發(fā)展高原特色體育事業(yè)。
文字記者:王沁鷗
圖片拍攝:晉美多吉、詹彥
海報拍攝:普布扎西、孫瑞博、孫非
海報制作:張宸、旦增努布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wǎng)”或“中國西藏網(wǎng)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wǎng)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