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牧人的文學夢——專訪作家索南才讓
8月25日,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作家索南才讓榮獲第八屆魯迅文學獎中篇小說獎,這是青海省首位榮獲魯迅文學獎的作家。25日,西海全媒體記者與索南才讓視頻連線,獨家采訪到了索南才讓獲獎的幕后故事。
記者:我們知道您的文學創(chuàng)作具有很強的傳奇性,不少讀者對您走向文學創(chuàng)作的過程很感興趣。
索南才讓:少年時代我是一個“不安分”的人,十二歲那年就輟學在家了,后來無意中找到了一本沒有封面也沒有封底的武俠小說,看著看著就入迷了。后來就漸漸養(yǎng)成了閱讀的習慣,幾年后我又讀到了路遙先生的《平凡的世界》《人生》,這兩部著作讓我很震撼,激發(fā)了我的文學創(chuàng)作激情。當然,說到文學,??思{、海明威等一批作家對我的影響也很大。
記者:您這次獲獎的小說《荒原上》是一個什么故事?
索南才讓:《荒原上》講述了幾個牧人到大山深處滅鼠的故事,這個過程中他們經(jīng)歷了很多事。有人贏得了愛情,有人失去了愛情,有人在荒原上失落,有人在荒原上重新認識了自己。對待命運他們有著不同的理解和不同的態(tài)度。
寫這篇小說的時候,我的心境極為孤寂。那時我一個人在山里面當牛倌,大雪剛剛融化一半,群山斑斕蒼老。早晨起來清點過牛數(shù)以后,一整天都無所事事,只要我愿意,可以十天半月不說一句話,因為不會有人來。正是在這樣的氛圍中,我用鉛筆在一本備課本上寫了這篇小說。所以,這是一篇完全受到環(huán)境和情緒影響的小說。
記者:這就是您日常的生活情境嗎?
索南才讓:是的,這就是牧人真實的生活。
我的作品都是來源于故鄉(xiāng),來源于真實的生活,都是基于生活經(jīng)驗所作,所以在我的文學世界里常常能夠感受到一種內(nèi)在的真實感,了解到普通牧民的歡笑悲歌、喜怒哀樂。
家鄉(xiāng)對我來說很矛盾,一方面我依靠家鄉(xiāng)、被家鄉(xiāng)滋養(yǎng),一方面我又渴望掙脫其束縛,得到更加廣義上的自由。
記者:您的文字在冷峻簡潔中又透出一種暖意,這樣的語言風格是不是也與地域性有關?
索南才讓:我首先是一個向上向善之人,對生活也充滿熱情。我尋找那些溫暖的地方,因為我不是一個悲情的人。
在一個強調(diào)差異性和個性化的時代里,這樣的生活方式給我?guī)砹伺c眾不同的文學氣質(zhì),這是地域性的。如果我是一個南方的作家,我就寫不出這樣的風格,如果我是一個東北作家也不會這樣寫。每個地方對作家寫作的各種參與,是沒辦法避免的,而且更多時候是一種助力。我在不知不覺中形成這樣的風格,很自然的感覺。
記者:在您的作品中,我感受到了現(xiàn)代文明的背景中,牧人生活方式的改變和困惑。
索南才讓:如今牧民的生活越來越好。但對于老一輩來說不適應城市化和現(xiàn)代化,可又不得不在城市里生活?,F(xiàn)在牧區(qū)的年輕人都接受高等教育,將來必然會到城鎮(zhèn)工作。就算有個別的回來經(jīng)營牧場,又或者用其他的方法來管理牧場,但那已經(jīng)和我所說的游牧完全不是一回事了。
游牧文化需要一種精神,我們行走于草原行走于風雪交加的寒夜,牦牛馱著生活用品,牧人騎著馬,趕著羊群牛群,在長無盡頭的牧道中一步步地跋涉,一天、兩天、三天……用自己的和牲畜的腳印去丈量大地,在一次次的轉場之間構建文化。然而當牧道里沒有了游牧,沒有了長途遷徙中的故事,沒有了其中的艱苦,又哪來的游牧文化呢?
游牧文化正遠離我們。但我們也看到現(xiàn)代化進程中,牧人的視野也在開闊,思想也在適應潮流。我現(xiàn)在更多考慮的是怎樣用書寫的形式保存一些東西,這也是我能做到也愿意做的事情。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wǎng)”或“中國西藏網(wǎng)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wǎng)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
青海首位!索南才讓獲第八屆魯迅文學獎
8月25日,第八屆魯迅文學獎揭曉,青海省青年作家索南才讓中篇小說《荒原上》獲得本屆魯迅文學獎中篇小說獎,索南才讓是青海省首位獲得魯迅文學獎的作家。 [詳細] -
青海作家首獲魯迅文學獎
8月25日,第八屆魯迅文學獎揭曉,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青年牧民小說家索南才讓中篇小說《荒原上》獲獎。實現(xiàn)青海省文學界魯迅文學獎零的突破。 [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