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北故事】留在心中的歌:藏北草原尋“寶“記
不久前,我驚喜地獲悉,藏北草原首個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博物館在班戈縣開館了。作為班戈縣“榮譽縣民”,我頓感無比自豪!同時也想起了曾在藏北草原采訪有關(guān)民俗文化的一些背后故事。
這是在那曲地區(qū)文部辦事處(現(xiàn)那曲市尼瑪縣)所舉行的傳統(tǒng)賽馬會上,牧人們跳起歡快的“鍋莊”舞(唐召明1987年攝)
1987年盛夏,我來到西藏那曲地區(qū)文部辦事處(現(xiàn)那曲市尼瑪縣),恰逢這里舉行傳統(tǒng)賽馬會。當我穿梭在這座色澤斑斕的帳篷城時,不由得沉醉其中,對帳篷文化產(chǎn)生了濃厚興趣。
千百年來,藏北牧民逐水草而居,家常常被馱在牦牛背上,居住帳篷也就成了牧民世代沿襲的民俗文化。
這是藏北草原上的黑色牛毛帳篷(唐召明2001年攝)
藏北草原帳篷主要分為黑帳(牛毛帳篷)、彩帳(厚布帳篷)和帆布帳篷等類別。其中牛毛帳篷最為傳統(tǒng),與人們的生產(chǎn)和生活關(guān)系最為密切,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游牧文化的歷史內(nèi)涵。
“黑帳”是牧人家庭的活動中心。整頂帳篷均由牧人就地取材制作而成。因為織帳篷用的是牛羊毛,系帳篷用的是牛皮帶。
牧民搭建帳篷,一般要選水草充盈、依山傍水、易于放牧和生活的地方。牧民說,選址要選“東如開放、南像堆積、西如屏障、北像垂簾”的地方,或者要選“靠山高低適中,正前或左右有一股清泉流淌”的地方。
牛毛帳篷具有防雨防雪、經(jīng)久耐用等特點,它的壽命比任何其他種類的帳篷都要長,一頂好的牛毛帳篷可用幾十年。
平日里,即使不刮風下雨,牧民們也喜歡在帳篷內(nèi)生火做飯,其奧妙在于煙熏過的帳篷在編織線間產(chǎn)生黑色的膠狀物質(zhì),遇到雨水時溶化形成密不可透的膠液,可以增強氆氌的密度,增強擋風遮雨和保溫的效果。當日曬時,膠液凝固起到通風和消暑的作用,并能夠減少風吹雨淋日曬造成的自然損耗,延長其壽命。
這是那曲地區(qū)(現(xiàn)那曲市)尼瑪縣一戶牧民人家的孩子在牛毛帳篷里玩耍(唐召明1996年攝)
牛毛帳篷的門是一道可掀開的簾子,平時合上,進出掀開。
帳篷頂天窗是一條長1.5米左右,寬40至60公分的長方形洞口。這是帳篷唯一的窗戶,既能通風,又是煙囪。煙氣自然上升,從天窗散發(fā)出去。天窗有蓋布,晚上拉好,早晨打開。白天通過天窗照進來的陽光,可判斷時辰的早晚。上午日光通過天窗照在帳篷后壁,中午移到帳篷中央,下午則映到門背上去了。過去牧人們雖無鐘表,但能憑借日月星辰的移動,知道較為準確的時間。
這是那曲地區(qū)文部辦事處(現(xiàn)那曲市尼瑪縣)舉行傳統(tǒng)賽馬會前,人們臨時在搭建各家的白色帆布帳篷(唐召明1987年攝)
帳篷外面有8至10根堅牢的牛皮繩帶和9至12根甚至更多的小樁固定支撐。特別是帳篷迎風的西邊,木樁和繩帶的使用會更多一些。帳篷下沿的數(shù)根短繩和鐵木小樁,也起著重要的作用。這些東西,像許許多多錨一樣,把帳篷這只小船,牢牢鎖定在草原大海之上。
帳篷內(nèi)壁,還有近20根繩帶。較為重要的是四壁橫扎的四條連環(huán)繩帶。它們與帳外四角的木樁搭配,支撐著帳篷內(nèi)部。環(huán)帶上還可掛點輕便常用家什和裝飾品。篷頂和天窗由二豎一橫、3根2米左右長的棍子撐起。
藏北牧人游牧到一個地方,在搭帳篷的同時,最重要的是先要造好爐灶。爐灶由石塊和泥土壘成,有三個灶口,便于充分利用熱量。爐灶在帳篷的中央。
走進帳篷門,右邊是放石磨和平鍋的臺架,左邊是擱盆子的平臺,靠近爐灶的地方堆著牛糞。灶下還有一個灰堆塘,灰堆塘邊沿較寬平,可放碗盞。帳內(nèi)四周邊角,存放著毛皮、衣物、糧食等雜物, 也起著防風的作用。
帳篷大多為正方形或長方形。一個四五口人的家庭,帳篷面積為二三十平方米。
這是藏北草原牧民所使用的磨青稞的家庭小石磨(唐召明2015年5月21日攝)
家庭生活用具,有炒青稞的平底鍋,磨糌粑的小石磨,煮“土巴”的盆和鍋。還有圓柱形的酥油筒、酥油茶筒,以及茶壺、木碗、長勺子等。
這是藏北草原牧民用牛羊毛所織的氆氌和身背的口袋(唐召明2015年5月21日攝)
過去,藏北牧民把鋪在地上的羊毛粗毯叫“青墊”,便于席地而坐;鋪在上面當座位當床的,叫“卡墊”。老人們蓋的被子是氆氌。這些鋪墊,都是牧人們用簡易的木制織機自紡自織而成。
帳篷外,有用石塊、草皮和牛糞壘的半人多高的院墻,以擋風攔雪。
數(shù)千年來,藏北牧人擇草而牧、擇水落帳,沒有固定的居所。家,就是一頂牛毛帳篷。這種制作簡單,拆裝靈活,運輸方便的牛毛帳篷一直以來是藏北牧民生活中不朽的符號。
如今,藏北牧民雖都陸續(xù)搬進政府幫助建設(shè)的安居新房,但他們?nèi)詡溆袔づ?。特別是在夏季草場放牧時,拆裝靈活的帳篷仍在發(fā)揮著一定的作用。
這是藏北草原牧民所編織的、放牧用的“烏爾多”(唐召明2015年5月21日攝)
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藏北牧民還制造了許多放牧工具,其中編織烏爾多就是最成功的例子。
“烏爾多”是藏北牧民在放牧中必備的一種工具,意為“拋石器”。它既是放牧的工具,也是牧人掛在腰間用以自衛(wèi)防身和裝飾之物。藏北牧民世代口耳相傳,“烏爾朵”的編織方法達到30多種,目前能夠編織的就有20多種。
“烏爾朵”材質(zhì)多選用牦牛、綿羊、山羊等的絨粗毛和細毛,以及牦牛的皮革為原始材料,其中比較常見的是“曲美古智”和“松久素麗”。特別是牧人們把“曲美古智”九眼紋“烏爾朵”當作戰(zhàn)神的象征,賦予聚寶的含義,通常掛在帳篷內(nèi)的柱子上用來防災(zāi)辟邪。在藏北草原,每一種“烏爾朵”的編制方法都有不同的花色和圖案,有些精品讓人在贊嘆技藝高超的同時,總會愛不釋手。
在藏北牧民日常生活中,還有一種不可或缺的傳統(tǒng)手工藝品。那就是“咪熱”(眼罩)。
由于特殊的高寒氣候,藏北牧民在日常生產(chǎn)和生活中需要在雪地里長期放牧,陽光下刺眼的白雪久而久之會對眼睛造成不同程度的傷害,如雪盲癥等。
勤勞智慧的藏北牧民在與大自然抗爭的實踐中,發(fā)明了這種獨有的護眼工具來防止雪盲癥的發(fā)生。
“咪熱”編織材料非常講究,一般用1至2歲的黑牦牛尾毛制成。捻線需用手搓,搓出來的線粗細均勻,編織的網(wǎng)眼細小而均勻。編織方法有兩種:一種是用60根線;一種是用80根線。編織時多用黑線,其中加一根白線,據(jù)說加白線是為了辟邪。編織出來的成品類似眼鏡,戴者從網(wǎng)眼中能清楚地看見外面,而外面強烈的紫外線被折射,無法直接射向眼球,將紫外線對眼睛的損傷降到最低程度。這種手工編織的護眼工具使用起來輕便、柔軟、實用。
過去眼罩的編織及使用在藏北草原十分普遍。如今,隨著墨鏡的流行,傳統(tǒng)的“咪熱”已漸漸被取而代之。
這是那曲地區(qū)雙湖辦事處(現(xiàn)那曲市雙湖縣)嘎措鄉(xiāng)一村在織氆氌的牧女(唐召明1988年攝)
此外,還有一種名叫“邦典”的手工藝品,是一種長方形彩色圍裙,藏北牧女在干家務(wù)活時圍在腰上,現(xiàn)也逐步演變成修飾藏裝的一個重要裝飾品。
“邦典”的圖案寓意及花樣拼圖都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蘊和地方特色。其中,“杜鵑”“虎牙”式的“邦典”不僅在藏北安多縣非常普及,在藏北其他縣也廣泛流行。深深烙上文化元素的安多“邦典”先是用“杜鵑”或“虎牙”一樣的圖案縫制在“邦典”上,之后用紅色毛線進行點綴,圖案別具一格。
在眾多手工藝品中,還需要提及藏北聶榮縣境內(nèi)的搟氈技術(shù)。這種古老工藝的歷史可追溯到吐蕃以前,已有幾千年的歷史。
搟氈是一項精細活,充滿地域文化特色,用料以羊毛和牛絨為主,而且要求毛絲纖長,純手工作業(yè)。
在制作過程中,要完成鋪毛、噴水、卷氈、壓邊、洗氈整形和曬氈等缺一不可的九道工序,每個細節(jié)都是通過傳統(tǒng)的工具和人工操作完成。其產(chǎn)品以堅實平整、彈性好、隔潮、保暖、抗磨耐用等特點而聞名,成為游牧生活中的必需品。天生樂觀的牧民在搟氈過程中唱著搟氈調(diào),邊唱邊做,節(jié)奏協(xié)調(diào),亦勞亦樂。
這是那曲地區(qū)雙湖特別區(qū)(現(xiàn)那曲市雙湖縣)女青年使用大銀碗向來賓敬青稞酒(唐召明2013年7月25日攝)
在日常生活中,藏北牧民還喜歡用銀碗盛青稞酒來招待客人。每當客人光臨或要告辭時,主婦總是用銀碗盛上上等的醇香青稞酒讓客人連飲三口或喝三口后干杯,以表示與客人友誼像銀子那樣純潔和珍貴,像青稞酒那樣甘甜清冽。當然,這里面也包含著主人對客人的尊敬。有趣的是,銀碗竟像是有什么魔術(shù)似的,青稞酒放在碗里面,更顯得清亮,放的時間久了也不會變酸。它的保存時間比其它餐具盛青稞酒要長久。有時將青稞酒在銀碗里放上一個多月,飲用后也照樣不會鬧肚子。
究其原因,水和銀“會面”以后,經(jīng)不起水的熱情“邀請”,總會有微量的銀進入水中,成為銀離子,而銀離子具有較強的殺菌性。青稞酒本來度數(shù)就不高,一般在10至18度之間,加之用生水過濾,雜菌很多,有時喝了放久的青稞酒會有脹肚子情況。而用銀碗盛酒稍待片刻后飲用,銀離子就會殺滅雜菌。
還有,藏北牧民的熱情好客總是讓人感動。當遠方來客時,他們總會迎上前去向客人問一聲“辛苦了”,見到熟悉的客人還會行貼頰禮。待把客人迎到家里后,熱情的女主人總會端上香噴噴的酥油茶,拿出最好的食物招待客人,并讓出最好的房子或帳篷給客人住??腿松下窌r,他們會說聲“次仁”(祝您長壽),再與熟悉的客人行貼頰禮……
如今,我每每回憶起過去居住在帳篷,與許許多多素不相識的牧人在一起的日子,總是為其淳樸的民風感動不已、回味無窮。
隨著社會的發(fā)展,過去主要的交通工具如馬匹已被輕便、快速、現(xiàn)代化的摩托車和汽車所代替;泥濘的山道被柏油路和鄉(xiāng)村硬化路所替代;過去一年一度長途跋涉的鹽巴和畜產(chǎn)品與農(nóng)產(chǎn)品交換的傳統(tǒng),被日益豐富而快速發(fā)展的市場經(jīng)濟所取代;過去只有通過生活中寥寥無幾的客人口中了解外面的世界,如今被日益發(fā)達的通信工具和電視媒體所改變。人們的物質(zhì)生活水平改善了,但藏北牧民那淳樸熱情好客的傳統(tǒng)依舊長存,讓人感動、讓人動情,也更讓人難以忘懷。(中國西藏網(wǎng) 文、圖/唐召明)
版權(quán)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wǎng)”或“中國西藏網(wǎng)文”的所有作品,版權(quán)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zhuǎn)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wǎng)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ān)法律責任。
-
西藏林芝:喜迎國慶,邊境一線滿眼盡是“中國紅”
在國慶節(jié)到來之際,西藏自治區(qū)林芝邊境管理支隊黨委組織開展了形式多樣的慶?;顒?,與轄區(qū)群眾一起為祖國母親送上深情的祝福。 [詳細] -
共建和諧邊疆,共守平安邊境
一個村莊就是一座堡壘,一頂帳篷就是一個哨所,一個牧民就是一名哨兵。[詳細] -
西藏這十年:昌都市經(jīng)濟加快發(fā)展,民生大幅改善
9月30日,黨的十八大以來西藏自治區(qū)昌都市經(jīng)濟社會發(fā)展成就新聞發(fā)布會在拉薩召開。[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