叢林茂密,谷深河急,通麥特大橋屹立在西藏自治區(qū)林芝市波密縣境內易貢藏布和帕隆藏布兩江交匯處的群山峽谷間,“讓高山低頭,叫河水讓路”幾個鮮艷的紅字在橋梁墩柱上十分醒目,讓人看后頓感精神振奮,頗有一番豪情壯志。
通麥特大橋以其所處地理位置險峻和“咽喉工程”的象征意義著稱。在它身旁,還有不同歷史時期修建的一代和二代橋,如今這兩座橋已然廢棄,靜靜地伴隨在通麥特大橋身邊,訴說著三代橋的變遷歷史,見證著永不磨滅的“兩路”精神。
鑿艱越險、人定勝天,一代橋凝結著人們認識世界、改造世界、戰(zhàn)勝自然天險的決心和斗志。20世紀50年代,人民解放軍修建川藏公路,一面進軍一面筑路,在通麥這個當地人民世代隔江相望的天險之地架起了一座木板吊橋,從此兩岸相通、川藏線順利延伸。“大道”不孤,通到了江對岸的密林深處,通向了外面更廣闊的世界,從江對岸來的金珠阿米更是走進了西藏各族人民的心中。修筑川藏公路、架起通麥橋梁的意義,不在一時,而在千秋。
眾志成城、一往無前,二代橋訴說著人們渴望對外溝通、加速發(fā)展、促進交往交流交融的深切愿望。一代橋完成了40余年的通達使命,在2000年的特大山體滑坡中被沖毀。從來沒有任何困難能夠阻擋人類征服自然、努力創(chuàng)造幸福生活的前進步伐,人們迅速行動起來,用了不到9個月時間在一代橋原址旁迅速架起了一座懸索大橋,于2001年1月1日正式通車。川藏線又一次暢通無阻了,高峽深谷間的壯美風光不變,通麥大橋的方向不變,變的是,經歷了短暫的分離,人們意識到彼此從沒有像今天這般渴望走近,是共同的心聲讓大家擼起袖子加油干,加速修筑起這座通往共同幸福美好生活的連心橋,萬眾一心的力量比滔滔的易貢藏布更加磅礴震撼。
同心共濟、闊步征程,三代橋描繪出進入新時代,人們追求高效率通聯、高水平開放和高質量發(fā)展的美好夢想。作為臨時保通,二代橋承載能力有限,已逐漸跟不上當地經濟社會發(fā)展的需要。在人們的翹首以盼中,一座全新的單塔單跨鋼桁梁懸索橋于2015年12月通車,有力地保障了川藏線通麥段的行駛安全通暢。從此這座橋上人暢其行、貨暢其流,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日益廣泛,真正使川藏公路成為“民族團結之路、西藏文明進步之路、西藏各族同胞共同富裕之路?!?/span>
最艱險的通麥天險,也是川藏線上最閃亮的精神傳承地標之一?!耙徊慌驴?、二不怕死,頑強拼搏、甘當路石,軍民一家、民族團結”的“兩路”精神,成為通麥三代橋風景中,最讓人動容、令人振奮、給人力量的所在。(中國西藏網 文/易文文)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