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研究:長時間手機輻射或影響細胞生長
央廣網北京10月17日消息 中國疾控中心官網近日轉載文章稱:施一公團隊最新研究顯示,長期的手機等特定電磁輻射暴露會影響細胞生長。
該文指出,人類日常生活的環(huán)境中充滿了由手機、基站和無線路由器等電子儀器發(fā)出的人造電磁信號。自20世紀50年代以來,人工電磁信號的功率通量密度一直在急劇增長,已達到自然水平的1018倍,研究表明,超出可見光波段的電磁輻射會導致動物出現行為和病理改變,電磁信號對公眾健康的副作用實在令人擔憂。
近日,西湖大學施一公團隊發(fā)表的一項研究發(fā)現,細胞生長受到10kHz電磁信號的影響,24小時低頻電磁刺激明顯改變了細胞的生長狀態(tài)。
研究團隊提出了一種微制造的具有三維叉指電極的低頻電磁刺激片上實驗室用于用顯微鏡觀察細胞系。他們首先通過仿真估計了各頻率下電極間的場強,數據顯示在10Vpp,10kHz輸入信號的培養(yǎng)基中,電場強度達到4.45Vrms/m,該試驗臺的適用頻率范圍上限為3mhz。
仿真實驗結果表明該原型適用于細胞系的長期顯微鏡觀察,可以用來研究電磁對生物結構的影響。使用所提出的原型進行有和沒有電磁刺激的24小時細胞培養(yǎng)實驗表明,細胞生長明顯受到10kHz電磁信號的影響。
地球上生命的進化已經持續(xù)了數十億年,各種物種都發(fā)展出了利用環(huán)境中各種形式能量的感覺系統或受體,在生物圈的范圍內,電磁能的頻譜從1Hz以下擴展到1015Hz??梢院侠淼赝茢啵恍┪锓N可能已經發(fā)展出對這些頻率的電磁波做出反應的某些生物過程。
在這項工作中,研究人員使用所提出的芯片上實驗室系統對粘附細胞HEK293T進行10kHz的24小時連續(xù)電磁刺激,以尋找感興趣頻帶的電磁信號的可能生物效應。通過在有和沒有特定電磁刺激的情況下孵育24小時后對細胞的顯微鏡觀察,他們在電磁刺激的樣品中觀察到了大量的細胞片段,但在沒有電磁刺激的樣本中沒有觀察到,細胞的碎裂可能與細胞死亡過程有關,如凋亡、焦下垂等。
這些結果表明,細胞增殖和生長在某種程度上受到10kHz電磁信號的影響,說明一定存在對電磁刺激有反應的特定途徑,生物系統可以在整個進化過程中對自然環(huán)境中長期存在的電磁信號做出反應。
值得注意的是,電腦、手機的輻射頻也包含了10kHz頻段,因此,適當控制電腦或手機使用時長還是很有必要的。
此外,根據相關研究,不同狀態(tài)下的手機的電磁輻射情況有所不同,在待機狀態(tài)下,手機的射頻電磁波是在一個安全范圍內,對人體的影響不大,但不能忽視手機輻射的積累效應。而手機在響鈴和接通瞬間的射頻電磁波較大,超出了安全范圍,此時應讓手機遠離頭部,減少手機輻射對人大腦產生的損害。除此之外,數據顯示手機射頻電磁波的大小與距離成反比,隨著距離的增大,手機射頻電磁波的值越來越小,因此我們在使用手機過程中應與手機保持一定的距離,盡量避免手機與頭部接觸。電磁輻射積累也值得警惕,建議平時通話時間盡量簡短,如果一定要長時間通話時,則應盡量使用耳機接聽。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