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緩解公眾的心理焦慮? 專家:不必有“新冠恐慌”
在應對新冠肺炎疫情的過程中,公眾的心理壓力主要集中在哪些方面?因害怕感染而不敢出門、不想出門,怎么應對?如何開展心理調適?8日,回龍觀醫(yī)院黨委書記、北京心理危機研究與干預中心主任楊甫德給出建議,不必有“新冠恐慌”。未知的結果是導致焦慮產生的根本,獲取科學的知識和信息,有助于減輕焦慮和恐慌。
隨著疫情防控形勢的變化,有些市民因居家生活產生焦慮。還有人擔心“外出后到處都是病毒”,不敢走出家門,也不愿開展社交活動。對此,楊甫德表示,絕大多數(shù)類似情緒、壓力可以通過自我調適得以緩解。
“我們首先要明白,居家是一個短期的、突發(fā)的應激事件,不太可能是長期的。”楊甫德說,在明確這一認知后,就要為短期的居家做好設計和安排,注意規(guī)律作息、平衡飲食,保證一定量的身體活動,提升身體免疫力,并保持人際溝通。這一過程,是對注意力的再分配、再調整,有助于調節(jié)自身情緒。
“因害怕而一味地躲在家中不出門,實際上是一種回避?!睏罡Φ卤硎荆瑥男睦碚{適的角度,我們需要對現(xiàn)實作出主動適應,科學落實疫情防控措施。每個人都是自身健康的第一責任人,只要外出時做好自我防護,就不會輕易被病毒感染。
如果確實感染了新冠病毒,出現(xiàn)壓力反應十分正常。楊甫德說,通常人們會經歷警覺反應期、消極防御期、現(xiàn)實適應期和恢復成長期4個階段。警覺反應期往往只持續(xù)幾分鐘至幾個小時,隨后便進入消極防御期,少數(shù)人可能出現(xiàn)焦慮、失眠等壓抑的情緒反應。通常來說,通過自我調適能在72小時內走出這一階段。隨后進入現(xiàn)實適應期,能夠安心居家,正常生活。最終在恢復成長期,將能更加理性地對待疫情防控。
楊甫德表示,如果自我調適情緒效果不佳,還可以通過特定渠道尋求幫助和支持。北京市心理援助熱線有近40名專業(yè)的心理衛(wèi)生健康工作者,“7×24”小時提供心理援助服務。近期,他們每天接聽100多通咨詢電話,平均每次通話時長在40至60分鐘?!叭绻ㄟ^這些方式依然不能緩解心理問題,甚至有加重的趨勢,就需要到醫(yī)療機構就診,接受專業(yè)的心理咨詢或心理治療”。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wǎng)”或“中國西藏網(wǎng)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wǎng)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