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爾濱,相信你的底氣和前程
【文學里念故鄉(xiāng)】
作者:李琦(黑龍江省作協(xié)原副主席、第五屆魯迅文學獎詩歌獎獲得者)
去年11月初,千里之外的哈爾濱下了第一場雪。家鄉(xiāng)的幾位朋友,第一時間發(fā)來信息告訴我:下雪了。
三個字,像三朵美麗的雪花,在我眼前旋轉(zhuǎn)飄飛,并迅速連綿、浩大起來。思鄉(xiāng)之情氤氳彌漫。我站在北京自家窗前,眼前頓時浮現(xiàn)出那片熱土上大雪紛飛的景象。
一個人出生在什么地方,喝哪里的水長大,對這個人的身心成長有微妙奇異的作用。我是喝松花江水長大的。我生存的背景是寥廓蒼茫的大東北。雪野、北風、松花江流域的風情、東北人的某些特性,已悄然進入我的血脈之中。哈爾濱,是我認識人間的開始,是情感牽連的故鄉(xiāng)。這方水土獨有的文化形態(tài),深深地影響了我。我在這里獲得了對于文學與藝術(shù)最初的啟蒙,想象力在這里得到豐富。我選擇寫作為職業(yè),對美的事物至今尚保持敏感和追求,與這塊土地、這座城市是深有關(guān)聯(lián)的。
多年前,一個南方女作家與我通信。她用娟秀的小字寫道:“我真忘不了你家門廳里的衣柜和鞋架,天哪!那些大衣、羽絨服,高低不同的靴子、雪地鞋,讓我心生羨慕!”那是她從未穿戴過的。只是看著那些裝備,她就對冰天雪地中的生活充滿了向往和憧憬。
哈爾濱是一座氣質(zhì)獨特的城市。遙想當年,隨著中東鐵路的建成,外國人、外地人不斷涌入。曾經(jīng)有過30多個國家的十幾萬僑民,做過這個城市的居民。20世紀30年代的哈爾濱,外國領(lǐng)事館有19家。歐陸風情的云朵,自然地飄動在這座城市的上空,東西方文化在這里神秘交匯。多元的文化面貌,蔚然成風的中外教育,使這里文化氣息濃郁,藝術(shù)氛圍豐厚。資料記載,當年的哈爾濱,“僅俄文報紙135種,日文20種、英文7種、波蘭文4種、猶太文4種,以及德文、格魯吉亞文等報紙”。這一切,深刻影響了這座城市的政治、經(jīng)濟和文化生活。不少哈爾濱人的祖輩,都有和外國人、外族人、外省人打交道的經(jīng)歷,曲折浪漫的愛情故事,比傳說還神奇的人生履歷,這些特殊元素,逐漸形成獨有的社會文明和地域情調(diào)。這里曾是當時遠東地區(qū)富有生命感、藝術(shù)氣息和浪漫色彩的都市之一。作為著名的“紅色通道”,哈爾濱和中東鐵路,以及整個黑龍江,在中國的近代史上都有濃墨重彩的書寫。當年抗聯(lián)那些卓越的中華兒女,都在這里留下過蕩氣回腸的生命段落。
作為“闖關(guān)東”的后代,很多東北人的祖輩,都是滿懷激情并勇于實踐的人。當年,他們懷著對嶄新生活的憧憬背井離鄉(xiāng),懷著壯烈情懷和期盼,迎著寒月與北風,一路向北。強健的體魄、豪放的性格、吃苦的精神、浪漫的情懷,這些基因的種子悄然扎根泥土,作為生命的密碼,遺傳給后世子孫。
歷史和英雄,傳奇和史詩,大雪和北風,這片土地就這樣凝聚起魄力、熱血、骨氣、智慧和深情,就像東北的山峰與河流,蒼茫雄渾,平靜中蘊含著力量,廣袤中有包容和接納。
我生長于斯。親人、同學、朋友、同事都在這座城市里,我的一切都和這里息息相關(guān)。高寒地帶,嚴酷自然環(huán)境里呈現(xiàn)的勇氣、粗糲、硬度、厚道、浪漫和激情,慢慢都成為我寫作的源泉。
多年以來,我寫作產(chǎn)量最大的時候就是冬天。天降大雪,寒冷給邊陲之城添上一筆獨有的美麗和硬朗。所有的房子,都雍容地披上白雪的大氅。平時熟悉的城市,經(jīng)過大雪的手筆,原地不動,卻變成童話世界。大地厚重,卻有了一種輕盈上升的感覺。
在那樣的時刻,心會慢慢空起來。向窗外望去,被白雪覆蓋的房子,銀裝素裹的街道,入夜后一盞一盞亮起的、好像要用溫度給自己取暖的街燈,還有那些在風雪中緩慢行駛的車輛,高高豎起衣領(lǐng)、踏雪匆匆向家門歸去的人影……這一切,在寒冷和潔白中,都真實到特別不真實,甚至讓我生出幻覺,覺得是活在一場默片時期的電影之中。
多少個雪夜,我泡上一杯紅茶,開始寫作或者閱讀。這樣的時刻,心神安穩(wěn),思維活躍。望著窗上奇妙的霜花,我會想到那些在精神上給予我巨大能量的作家,他們有著盛大的才華和苦難的命運,有著或偉岸或堅強的身影,為整個人類留下富有金屬質(zhì)地和生命質(zhì)感的作品。
這座城市就這樣塑造了我,給了我看世界的角度,給了我寫作的基調(diào)和指引。一個韓國詩人看過我的詩集后,從首爾打來電話。他說:“你的詩中寫雪花寫冬天的最好,你是會寫雪的人!”我為這種默契感動。是啊,我擁有如此遼闊的精神背景。我甚至覺得,那些關(guān)于冬天和大雪的詩,是它們來找我的。就像我的一首詩中寫過的那樣,“下雪的時候,世界蒼茫/微弱的雪花/像最小的善意、最輕的美/匯集起來,竟如此聲勢浩大/一片一片,寒冬的滯重/被緩慢而優(yōu)美地分解了//我會不斷地寫下去/那些關(guān)于雪的詩歌/我要慢慢寫出,那種白/那種安寧、傷感和涼意之美/那種讓人長久陷入靜默/看上去是下沉,靈魂卻緩緩/飄升起來的感覺”。
2010年夏天,一個臺灣的作家團來到哈爾濱。他們從萬里之遙奔赴而來,就是要追尋蕭紅的足跡,看一看令人神往的遼闊東北。是《呼蘭河傳》和蕭紅,讓他們知道中國北方的土地上,有個叫呼蘭的地方。那里有明亮的天空、美麗的后花園、慈祥的老祖父,以及老榆樹下一個孩子寂寞的童年。他們從蕭紅那里,感受到了東北長卷般豐饒的民俗風情。這塊土地上粗重的氣息,幽深的心事,血性和力量,綿延不絕的愛恨情仇,生存的憂傷與希望,將他們召喚而來。
車過呼蘭河的時候,作家們請司機師傅停一下。他們下車至河邊。那是夏日的黃昏,正是夕照之時。遠道而來的他們,身披夕陽,一起靜坐在呼蘭河畔,遙想沉思。那一刻,這些來自海峽對岸的作家,與蕭紅進行著隔世的交流。肅穆的景象,莊重的儀式感,讓我甚為感動。河水是有靈性的,它會記住那個為家鄉(xiāng)寫出翅膀的蕭紅,也會記住這些來自遠方、對這片土地全神凝視的人們。
次日,和臺灣作家交流的時候,他們都說這是一次難忘之旅。東北大地,抬頭就能看到地平線的遼闊蒼茫,東北人的實誠、爽快和熱情,都給他們留下了愉快而色彩明亮的印象。
退休后我移居北京,與丈夫、女兒團聚。眼前是親人,可綿綿鄉(xiāng)愁從此深藏于心。“哈爾濱”這三個字,就像母親的手,溫暖,牢靠,早已把我緊緊攥住。每年,我都會回哈爾濱小住。每次從車站或機場走出來以后,我都要習慣地抬頭望一眼高遠的天空,而后站定,大口呼吸。好像唯有如此,才算回家,才能接通地氣,拾取家鄉(xiāng)的能量。
回家的日子飽滿豐富,甚至忙碌。我會早早起來,只是為了去逛早市。那一聲聲爽快、幽默、自來熟中帶些夸張的鄉(xiāng)音,那讓人眼花繚亂的各種商品,那活色生香的生活場景,富有治愈功能。每次都滿載而歸,意猶未盡。在哈爾濱期間,我會去那些留有深刻記憶、積攢往事的地方,緬懷或遙想;我會和不少小伙伴、老朋友、老同事相聚,在熟悉的餐廳或者咖啡店,話題樸素又迷人。認識了一輩子,朋友已成親人。他們是我遠在他鄉(xiāng)的牽掛,友愛和默契讓我的余生熨帖、踏實。
每次離開之前,我都要獨自去一個地方。那是松花江邊一個安靜的江灣,是我當年最初約會的所在,也是女兒小時候經(jīng)常被我?guī)ネ鎯旱牡胤?。我會長久地坐在那里,看著松花江的流水,前塵往事閃爍在波光粼粼之中。這條大江,陪伴了我六十多年,把我從一個天真的小女孩兒,看成了兩鬢微霜的“老詩人”。江水奔騰,大船小船破浪而過,江鷗飛舞盤旋,夕陽把江面涂染成一片亮金……我把這一切記在心里,將它變成一枚記憶的膠囊,在我遠離家鄉(xiāng)的日子里,它經(jīng)久舒緩地釋放著撫慰的韻味和氣息。
沒想到,從去年年底到現(xiàn)在,哈爾濱忽然火了起來。從“冰雪大世界”退票風波開始,哈爾濱人以真誠厚道引起人們熱切的關(guān)注。北國風光和人情之美,瞬間打動成千上萬人。來自全國甚至海外的游客蜂擁而至。贊美和關(guān)注,良好的口碑,如一根根美麗的火柴,點燃了這個原本寒冷的冬天??粗切┣檎嬉馇械奈恼潞托∫曨l,身在異鄉(xiāng)的我百感交集,忍不住熱淚盈眶。我的父老鄉(xiāng)親,熱愛家鄉(xiāng)的哈爾濱人,有著每逢大事顧大局的傳統(tǒng),“不讓來到這里的人失望”,集體榮譽感讓整座城市凝聚起一種巨大美好的氣場。這座全中國最寒冷的省會城市,竟然在寒冬臘月,掀起此起彼伏的熱浪。
巧的是,中國詩歌學會與哈爾濱市文聯(lián)等部門策劃的“太陽島冰雪詩會”恰逢良辰。作為被邀請參加詩會的詩人,我回到家鄉(xiāng)。1月10日晚上,詩會在中央大街馬迭爾賓館的陽臺上拉開帷幕。夜晚的中央大街火樹銀花,彩燈蕩漾,光影絢爛。這是我第一次在冬夜大街的陽臺上,為來自四面八方的人們讀詩。人頭攢動的游客們在美妙的音樂中,停下腳步,安靜地仰望陽臺,傾聽詩人的朗誦。那種奇妙的氛圍真是動人。當笑意盈盈的舒婷和文學評論家陳仲義伉儷出現(xiàn)在陽臺上,我聽到了有人在歡呼。舒婷一句“我們兩個是南方來的老土豆”,引得人群瞬間爆發(fā)出愉快的笑聲。那個流光溢彩的夜晚,如夢如幻,詩意盎然。我相信那一夜已變成珍貴的琥珀,留存在很多親歷者的記憶中。
這是我的一次難忘的家鄉(xiāng)之行。參加詩會的幾位詩人,都愛上了這座城市。東北人那種寬厚、友善、實在,哈爾濱獨具的風情,形態(tài)萬千的冰燈,奇跡一般的雪雕,包括舌尖上醇香的哈爾濱味道,都給詩人們留下了強烈的印象。他們對我家鄉(xiāng)的不吝贊美,反過來又感染、打動著我,讓我的心頭一陣陣翻動起這座城市的經(jīng)歷和命運。
那些在冰天雪地無償為游客端上姜湯的人,那些看到外地游客在寒風中候車毫不猶豫搖下車窗說“快上來,送你,不要錢”的普通市民,那些風風火火、扯著大嗓門叮囑客人“別點多了,你吃不了”的服務(wù)員大姐,還有干脆把找不到酒店的女孩拉回自家的夫婦……索菲亞教堂之夜的人造月亮,帶翅膀的黑駿馬,巡游的馴鹿,雪橇與冰滑梯……太多動人的故事在這個冬天發(fā)生。難忘的2024年,這座城市在新年伊始,迸發(fā)出驚人的能量。一座從道路開始的城市,在時代手掌的推動下,再次開闊視野,找到了通向更遠方的道路。
離開哈爾濱那天,飛機起飛時,我望著舷窗下白茫茫的家鄉(xiāng)大地,思緒難平。我祈愿哈爾濱不僅僅是熱鬧一陣的網(wǎng)紅之城;我祈愿父老鄉(xiāng)親們的神情煥發(fā)出新的光彩;我祈愿家鄉(xiāng)人民精神抖擻,重新出發(fā)的步履堅定而踏實。我相信這座城市的底氣和前程。
家鄉(xiāng)就是家鄉(xiāng)。這北緯45度的北國邊城,這春天滿城丁香、冬天一片潔白的父母之邦,永具護佑之力。對于我,親愛的哈爾濱,永遠是最美的城市、最親的地方。
《光明日報》(2024年02月21日 14版)
版權(quán)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wǎng)”或“中國西藏網(wǎng)文”的所有作品,版權(quán)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zhuǎn)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wǎng)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ān)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