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碎片“拼湊”文明脈絡
【一線講述】
文物碎片“拼湊”文明脈絡
講述人:四川廣漢三星堆博物館文物修復室主任 郭漢中
1984年,年僅16歲的我,被引入了文物修復的大門。從業(yè)40多年來,我大概修復了6000余件文物。看到這個數字,很多人可能覺得文物修復沒那么難。
其實不然。要知道,每件文物出土時都不是現(xiàn)在博物館里陳列的樣子。比如有的斷成了好幾部分,甚至部分嚴重氧化;有的碎成了好幾百塊,根本看不出它原來的樣子。通俗一點說,文物修復就好比拼圖,我們要仔細在每一塊碎片上尋找線索,并且嚴格按照原始痕跡把碎片拼接起來。這也就意味著每一件文物的修復方法都不盡相同,沒有定式。
在三星堆博物館,大家可以看到一株高度將近400厘米的青銅神樹,銅樹底座構擬出三山相連的“神山”意象;樹分三層,每層三枝,共九枝;樹側有一條銅龍緣樹逶迤而下。整件文物看起來恢宏大氣、精美絕倫。誰能想到它出土時是各種各樣的殘件。
那時,我和師父楊曉鄔先生并不知道這些殘件最終能夠還原成什么樣子。于是,我們一點點摸索,先把這些殘件分好類,找出結構最簡單的碎片,再梳理碎片間的關系。隨著日復一日地拼接,我們眼前漸漸浮現(xiàn)出了一棵神樹的形象。這僅僅是開始,之后還需要找辦法將它還原成當初的樣子。我們在傳統(tǒng)的錫焊法之外又研發(fā)了鉚接、澆鑄等方法。我們前后花了5年時間,終于讓這株神樹恢復了往日風采。
這些年,文物修復領域的變化讓我感觸很深。過去,我們可謂是一窮二白,現(xiàn)在不一樣了,文物修復可以借助更多“黑科技”:給文物拍X光、照CT,用三維掃描獲取精確數據,使用3D打印技術制作仿品等,再配合上傳統(tǒng)的文物修復工藝,能夠極大地提高文物修復的精細程度和安全性。
我國是文物大國,文物數量大、種類多。做好文物保護修復工作,需要一支強有力的專業(yè)化人才隊伍支撐。進入新時代以來,國家越來越重視相關人才隊伍建設,加入我們這個行業(yè)的年輕人越來越多。我還成立了文物修復技能大師工作室,希望把自己所學的知識傾囊相授,培養(yǎng)出更多年輕的考古工作者?,F(xiàn)如今,我的團隊已經有十多個人,有不少是90后甚至是95后。
當前,隨著三星堆遺址祭祀區(qū)野外工作的全面結束,我們已經把新祭祀坑出土文物的室內整理、保護和修復作為今后最重要的工作之一,大概有上萬件文物在等待著我們修復,需要一代代人接力下去。為此,我常常和年輕人講,做文物修復,就是要學會和文物“交流”。只有不斷地鉆研,才能讓更多文物活起來,向全世界彰顯我們的文化底蘊。
看著一件件曾經帶著土屑的殘片重放光彩,在自己的手里變成了一件件完整的頭像、面具、銅尊,我感到十分自豪。用一輩子干好文物修復這一件事,真值。
【青春之聲】
三星堆博物館郭漢中文物修復與保護團隊成員楊平:2012年,我大學畢業(yè)后就來到三星堆博物館,加入了郭漢中老師的文物修復團隊。每一件文物都承載著不一樣的歷史價值和文化價值,都需要我們用心修復和保護。郭老師常常告誡我們,修文物要“因物而異”,要耐心、細致地聆聽它想告訴你的信息。今后,我會努力把自己的手藝練得更好,傳承好前輩們的工匠精神。
(項目團隊:光明日報記者 任歡、張勝)
《光明日報》(2024年02月02日 07版)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