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家隔離時孩子常見的幾種心理問題如何調適
近期,由于新冠肺炎疫情在全國多地散發(fā),許多家庭的孩子需要經常居家上網課、家長居家辦公,孩子的學習習慣、娛樂生活、同學關系也因此受到影響。有的孩子因為擔心自己和家人被感染,變得緊張、焦慮,甚至影響飲食和睡眠;有的孩子因為課外活動減少或取消,外出游玩受到限制,或者不能去學校而情緒低落,心態(tài)消極。
北京大學第六醫(yī)院副主任醫(yī)師李雪提醒,當日常生活節(jié)奏被打亂,孩子很可能因為心理調適不佳而出現身體和情緒問題,家長需要格外注意。那么,在疫情防控常態(tài)化的形勢下,家長應該怎么做才能保護孩子的心理健康呢?
李雪建議,首先,家長要給孩子建立安全感。家長要讓孩子知道現有的防控措施是安全的,并幫助孩子掌握科學的個人防護知識,以打消孩子對疫情的恐懼。當原有的生活節(jié)奏被防疫措施打亂時,家長要跟孩子進行充分解釋和溝通,讓孩子了解防控措施的意義,并且讓孩子知道后續(xù)的安排?!昂芏鄵氖怯捎凇淮_定’而產生的,對兒童和成人而言都是如此?!崩钛┱f,“比如家長可以告訴孩子,雖然有些事情現在不能做了,有些活動推遲或取消了,但是疫情好轉后就會恢復。跟孩子充分溝通,就是要讓孩子感受到更多的確定性,讓孩子有更多的安全感。”
其次,當孩子的室外活動減少或被取消時,家長可以為孩子安排內容豐富的室內活動,幫助孩子調整生活節(jié)奏。李雪說,居家隔離積極的一面是,家長有了更多與孩子親密接觸的機會。家長可以趁這個時候多安排一些親子活動,例如跟孩子聊聊天、下下棋、陪孩子一起讀一本書等。這些親子活動不僅可以幫助孩子穩(wěn)定情緒,也可以讓家長與孩子進行深度溝通,從而更加了解孩子。
當孩子出現情緒問題時,家長應該如何處理呢?李雪說,孩子的情緒需要被及時發(fā)現和接納。因此,家長首先要善于觀察孩子,及早識別和發(fā)現孩子情緒的異常,“比如孩子說話是不是比平時更多或更少,是不是不太開心,是不是容易著急,愛發(fā)脾氣等。從情緒調控的角度上說,孩子的情緒被家長及時發(fā)現時,其實就得到了第一步的處理?!崩钛┱f。
情緒被發(fā)現后,還需要被接納。在發(fā)現孩子出現情緒問題后,家長要及時安撫孩子,不能因為自己的焦慮而去責備孩子,更不能讓自己的情緒問題影響孩子。李雪介紹,安撫孩子情緒有一些簡單的技巧,“家長可以引導孩子用語言表達出自己的內心狀態(tài),比如是不是擔心會被感染,是不是因為某個活動被取消而不開心等?!崩钛┱f,“當孩子沒有學會自我覺察和主動表達的時候,家長要引導孩子,把情緒表達出來,這樣情緒也就得到了疏導。”對于年齡小一點的孩子而言,用語言表達內心的想法可能比較吃力,這時家長可以引導孩子用畫畫的方式來表達自己的情緒。
家長還可以通過游戲的方式幫助孩子把不好的情緒“處理掉”,比如準備一個垃圾桶,跟孩子一起把不開心的事情寫或畫在小紙條上,然后把代表“不開心”的小紙條扔進垃圾桶,這樣壞情緒就被“處理”掉了?!斑@種小游戲不僅可以安撫孩子的情緒,對于加深親子關系也很有幫助。”李雪說,
有的孩子可能還會擔心學業(yè)受到疫情影響,不去學校成績會下滑。這時家長要幫助孩子找到替代去學校學習的方法,為孩子創(chuàng)造好的居家學習條件,讓孩子可以安心學習。
人際關系也是學齡期兒童比較在意的問題。很多孩子會擔心,居家隔離見不到朋友,人際關系會受影響,所以會花很多時間通過微信等社交軟件和朋友們在線上交流。然而,很多家長會因為擔心孩子玩手機耽誤學習而限制孩子看手機的時長。在李雪看來,與同齡人溝通和交流,可以很好地幫助孩子緩解緊張和焦慮的情緒。她建議家長,要給孩子留出適度的時間,讓孩子在可控的范圍內,“與小伙伴在線上聊天,吐槽,這些都是很好的疏導情緒的方法。”李雪說。
李雪告訴中青報·中青網記者,疫情期間,部分孩子可能由于學校有同學核酸檢測陽性或是密接者,擔心自己和家人被感染,出現應激反應。應激反應可能會表現為害怕、恐慌、擔心、生氣、煩躁、發(fā)脾氣,有些孩子可能會花大量時間看疫情的相關新聞,反復跟家人討論,有的孩子可能表現為話少、笑容少、食欲差、睡眠差等。李雪說,應激反應源于人體的自我保護機制,輕到中度的應激反應是正?,F象,不會影響個人的學習和生活,隨著應激事件消失會逐漸消失。當孩子出現輕度應激反應時,家長可以帶領孩子一起進行放松訓練,例如可以在網上搜索正念冥想的視頻進行練習,這樣不僅能夠安撫孩子的情緒,家長自己也可以得到放松。若應激反應明顯影響到孩子的生活,則需通過正規(guī)途徑尋求專業(yè)干預。
李雪同時提醒,疫情期間,家長更要照顧好自己。居家期間,家長既要忙工作又要照顧孩子,十分不易,很容易出現情緒問題,因此家長首先要學會自我調適?!爸挥邪炎约赫疹櫤茫庞心芰椭⒆?。要先變成一個情緒平和的家長,才能幫助孩子擁有穩(wěn)定的情緒。”李雪說。(記者 夏瑾)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