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慕尼黑2月19日電 題:中歐如何攜手為世界注入更多穩(wěn)定力量?
中新社記者 馬秀秀
當地時間2月18日,為期三天的第60屆慕尼黑安全會議落幕。其間,與會國際問題專家就中歐關系議題接受中新社記者采訪時表示,國際形勢變化為中歐關系帶來挑戰(zhàn),也提出更高要求。中歐雙方需增進戰(zhàn)略互信,為世界注入更多穩(wěn)定力量。
歐盟對華“去風險”站不住腳
2023年歐盟提出把“去風險”作為對華政策的主要目標,這也成為德國政府主張。不過,德國經濟研究所最新報告分析德國聯邦銀行數據,顯示2023年德國對中國的直接投資增長4.3%,達到119億歐元,創(chuàng)下新高紀錄。
“從市場經濟原則出發(fā),德國企業(yè)界仍需要到更穩(wěn)定、回報率更高的市場進行投資?!北本┩鈬Z大學區(qū)域與全球治理高等研究院教授、中國歐洲學會副會長崔洪建指出,無論是德國還是歐盟,如果針對特定國家搞所謂“去風險”,會造成政治和經濟原則相悖,導致政策目標和落實之間的矛盾。“這對目前經濟不景氣的德國而言并非合理選擇?!?/p>
“歐盟‘去風險’政策站不住腳,是政治化和泛安全化的。”中國社會科學院歐洲研究所副所長劉作奎表示,德國企業(yè)的投資表明他們對中國市場仍然抱有信心。目前德國對華投資在其對外投資中占比超過10%,說明德國企業(yè)對中國市場充分信任。
“去風險”政策影響中歐關系發(fā)展
歐盟倡導的所謂“去風險”政策會造成怎樣的影響?
在劉作奎看來,“去風險”實際是歐盟內部對應對自身發(fā)展面臨的不確定性的不自信,以期通過風險規(guī)避確保自身發(fā)展。隨著自身內部矛盾頻出,歐洲政治開始意識形態(tài)化和價值觀化,對外政策領域開始實行保守主義,中德、中歐關系都因此受到一定程度影響。
他指出,歐洲經濟現在面臨很多問題,如果不從務實合作角度著眼經濟發(fā)展,勢必對歐洲經濟社會造成不可避免的長久影響。
崔洪建表示,歐盟“去風險”政策會對中歐政治互信、經貿合作等方面造成負面影響。他指出,中歐間經濟合作結構非常復雜、覆蓋面廣,而且有很多第三方甚至第四方參與其中。歐洲如果從所謂政治需要對華“去風險”,將讓自身付出巨大代價,且現實中也難以實現。
中歐攜手可以為世界注入更多穩(wěn)定力量
歐盟對華“去風險”并非明智之舉。面對當下復雜多變的國際形勢,雙方應如何正確把握關系發(fā)展的主基調?
“中歐是世界上兩支重要力量,是重要文明和重要市場,雙方結合有利于促進世界和平與穩(wěn)定,有利于抵制單邊主義影響?!眲⒆骺硎?,應從戰(zhàn)略高度、長遠角度發(fā)展中歐關系,支持彼此戰(zhàn)略自主、奉行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以促進世界真正意義上的多極化和國際關系的真正民主化。
“盡管存在分歧和矛盾,但中歐總體而言可以成為穩(wěn)定世界的建設性力量。”崔洪建指出,在推動全球治理改革中,中歐在很多方面擁有相似立場和共同話語;雙方如若繼續(xù)增進經濟合作,是為全球化持續(xù)發(fā)展奠定基礎,“中歐沒有理由放棄目前富有成果的合作,走向所謂競爭、對抗道路”。
在崔洪建看來,中歐之間的一些所謂矛盾和分歧在很大程度上源于誤解。促進中歐關系健康穩(wěn)定發(fā)展需要不斷加強對話和交流,需要把共識進一步落實為行動。雙方還需有更強烈的使命感,共同為建設更加美好的世界努力。(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