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huán)時深度】穩(wěn)定中美關系,應讓兩國青年了解彼此
【環(huán)球時報駐美國特派特約記者 李志偉 潘秋辰 環(huán)球時報記者 劉明】2024年1月1日是中美建交45周年紀念日,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與美國總統拜登當天互致賀信,雙方均在賀信中強調中美建交的重大意義。45年來,中美關系歷經風雨,但仍總體向前發(fā)展。美國駐華大使伯恩斯認為,中美元首2023年11月在舊金山會晤中同意推動恢復人文交流意義重大,因為民間交往是保持兩國關系穩(wěn)定的“壓艙石”,盡管政府之間存在競爭和爭議,但民間層面保持聯系至關重要。據《環(huán)球時報》駐美國記者觀察,中美兩國間的“對立”大多存在于新聞報道或政客的言論中,美國民眾陷得并不深。所以,對美國民眾來說,了解當下中國真實的面貌是關鍵。
普通民眾不希望中美對立
《環(huán)球時報》特約記者在美國生活了8年多,主要在首都附近的馬里蘭州,記者居住的社區(qū)有白人、非裔、西班牙裔、韓裔、印度裔、墨西哥裔等,據統計,大華盛頓地區(qū)的華人約有20多萬。
就記者身處華人社區(qū)的感受來說,奧巴馬時代的中美關系在民間體現最為融洽,那時孔子學院盛行,國際教育交流項目火熱。比如一位約翰·霍普金斯大學頗有建樹的華裔醫(yī)學家,受聘于上海復旦大學醫(yī)學院并擔任博導和課題組組長,每3個月飛赴中國授課。但特朗普上臺后立即阻止相關合作,甚至開始清查相關科學家。這位醫(yī)學家迫不得已辭去在中國國內的一切職務。特朗普對中國實施的科技封鎖引發(fā)華人社會不小的震蕩,華人們也組織了示威、請愿,要求政府解除關于華裔科學家是“間諜”的不實污蔑。
拜登上臺后,美對華政策并未放寬或好轉,但在社區(qū)鄰里和工作中,普通民眾間的族裔關系還是充滿“平民氣息”。近期,中美關系仿佛冰雪春融般悄然發(fā)生著變化。以前,《環(huán)球時報》特約記者所在的中文學校里非華裔青少年寥寥無幾,現在則越來越多了。一些家長表示,他們這代人沒能親自到中國去看看,如果將來有機會,他們愿意讓孩子去中國學習、工作、生活。
在《環(huán)球時報》特約記者看來,這些變化的深層原因在于,普通民眾并不希望中美對立,因為他們無法從對立中得到益處,反而還會受到負面影響。中美兩國間最多有每周300多個航班和每年500多萬人次的相互往來,中美之間發(fā)展起7600億美元雙邊貿易和累計2600多億美元雙向投資,中美經貿關系仍密不可分。
隨著美國民眾在自媒體時代通過各種渠道逐漸認識到中國的發(fā)展和變化,他們也更愿意理性地看待美中在政治制度和社會文化上的不同。比如在新冠疫情期間,雖然一些美國民眾不太理解中國的相關政策,但也有70多歲的美國朋友對《環(huán)球時報》特約記者說:“中國政府更看重老年人的生命吧?!庇浾咔宄赜浀?,2021年的感恩節(jié)和圣誕節(jié)期間,喜愛聚會的白人鄰居一家拒絕了一切聚會往來,他們說:“我們這些老人是易感染人群,只能以不見親戚、朋友的方式來對自己負責?!?/p>
在《環(huán)球時報》特約記者看來,中美兩國間的“對立”大多存在于新聞報道或政客的言論中,美國民眾陷得并不深。而且,在美國生活二三十年的華人都感覺,越遠離首都華盛頓,越遠離大都市,那里的民眾對中國越友好。他們更樸實且獨立于政治之外,尤其是中西部農業(yè)州。所以,對美國民眾而言,了解當下中國真實的面貌是關鍵。
熊貓外交、乒乓外交……中美關系根基由人民澆筑
中美之間的交往是有歷史淵源可溯的,中美關系的根基是由人民澆筑的。最近,飛虎隊老兵、103歲高齡的莫耶和98歲高齡的麥克馬倫來華,受到中國人民熱烈歡迎。2023年11月29日,美國前國務卿基辛格去世,媒體和民眾紛紛回顧其在中美關系上作出的貢獻。過去幾十年間,熊貓外交、乒乓外交、締結友好城市等促進中美民間交往的活動一直在延續(xù)。
2023年11月15日,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舊金山舉行的美國友好團體聯合歡迎宴會上發(fā)表演講,指出“大熊貓是中美人民的友誼使者。我們愿繼續(xù)同美國開展大熊貓保護合作”,“增進兩國人民友好感情”。1972年,時任美國總統尼克松訪華后不久,大熊貓“玲玲”和“興興”便來到華盛頓國家動物園,旅美大熊貓成為中美友好關系的象征。2000年,大熊貓“美香”和“添添”來到華盛頓史密森學會國家動物園,其后誕下的幼崽“小奇跡”更是成了動物園的明星。2023年11月,按照雙方協議,“美香”一家回到中國,華盛頓特區(qū)23年來首次沒有了大熊貓的身影。動物園為“美香”一家舉辦了為期9天的告別活動,很多華盛頓市民和來自美國各地的游客蜂擁而至,場面十分感人。美國羅伯特莫里斯大學副教授莫雷蒂表示,僅在2022年去國家動物園看大熊貓的就有近2100萬人次,大熊貓雖然并不持有外交文件,卻是打開人們心靈的使者。目前還有4只大熊貓居住在亞特蘭大動物園,但明年協議到期后也將回到中國。美國方面表示對大熊貓重返美國“絕對歡迎”,很多美國民眾也對此滿懷期待,直呼“我們想念大熊貓”。
2023年12月,中國駐美國大使館在華盛頓舉辦中美“乒乓外交”52周年紀念活動,300多名在美各界嘉賓出席。中國駐美大使謝鋒與美國乒乓球隊成員康妮·史維利斯為友誼賽開球,世界冠軍劉偉、丁寧帶領北京大學乒乓球代表團與美國乒乓球愛好者切磋球藝??的荨な肪S利斯是1971年首次訪華球員,她的丈夫戴爾·史維利斯還曾接待過中國隊回訪球員。史維利斯夫婦分享了他們的經歷和感受,希望青年一代傳承“乒乓外交”精神,加強溝通交流,共同成長進步,“美中兩國人民完全可以成為朋友”。
1979年以來,中美兩國已建立284對友好省州和友好城市關系。謝鋒表示,中美友好省州和城市覆蓋美國90%以上的州,始終是推動中美關系發(fā)展的毛細血管、深化兩國交流合作的活力細胞、促進人民相知相親的重要平臺。2023年7月,河北省與美國艾奧瓦州老朋友代表團友好交流會在石家莊舉行。幾十年來,兩省州像走親戚一樣常來常往,在經貿、教育、文化等領域互動交往成果豐碩。老朋友代表團一行先后到石家莊和雄安新區(qū),進學校、訪鄉(xiāng)村、乘游船、賞美景,感受河北的發(fā)展活力。
“我們不能讓下一代美國學生不了解中國”
在美國明尼蘇達州明尼阿波利斯市有一所英華學院,該校創(chuàng)辦于2006年,是美國第一所公立中文沉浸式特許學校,四年級之前所有學科授課都用中文,目前從幼兒園到八年級共有在校學生800余人。在英華學院的走廊、餐廳各處都掛著“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等中文條幅和海報,不少學生都會跳《蟲兒飛》《詠鵝》等兒童舞蹈,還能演奏揚琴、古箏等中國傳統樂器。孩子們表示,學習中文已成為自己生活的一部分,從英華學院畢業(yè)后會堅持學習,希望未來能去中國。
“當代中美青年學子是中美關系發(fā)展的見證者、受益者,是兩國關系的希望所在?!敝袊v美國大使館臨時代辦徐學淵在中國駐美國大使館舉辦的“2023中美青年新春聯歡活動”上說道。美國駐華大使伯恩斯也曾在采訪中表示:“我們不能讓下一代美國學生不了解中國,不然其帶來的影響二三十年后就會顯現出來?!?/p>
2015年,國家主席習近平曾在訪美期間參觀華盛頓州塔科馬市林肯中學,并與學生交流互動。塔科馬市學區(qū)主任、林肯中學前校長埃爾文依舊清晰地記得那次訪問中的一幕幕?!澳钦媸且淮斡淇斓脑L問!”他說,當時習近平主席與學生們一起很自在地交流,看起來非常開心。之后,100名林肯中學的學生受邀訪問了中國?!皩W生交流對國家未來至關重要?!卑栁谋硎荆约涸ミ^中國8次,“我還會去中國很多次,中國的文化、歷史、美食,一切都令人嘆為觀止。我一直告訴別人,你可以去10次中國,如果去中國10個不同的地方,你會有10種不同的美好體驗”。
徐學淵于2023年11月訪問弗吉尼亞大學時表示,中美相互尊重、和平共處、合作共贏的圖景最終要由年輕人來繪就。她說,中美對彼此都需要有全面客觀的認知。了解中國的最好辦法是“眼見為實”,而非“道聽途說”。徐學淵鼓勵青年學生赴華,也希望大家回美后能向親友分享自己的中國之行,講述真實的中國故事。她認為,只要每個人都發(fā)出一點理性積極的聲音,就能匯聚成巨大的力量,推動中美關系朝著正確的方向邁進。
重點是如何讓更多美國學生愿意來中國
不過,目前中美民間交流仍面臨阻礙和隔閡。美國致力于宣傳前總統里根的理想及愿景的右翼智庫羅納德·里根總統基金會和研究所2023年11月公布的第六次年度“國防調查”結果顯示,仍有51%的美國受訪者認為中國是美國的“最大威脅”,而同一選項2022年為43%,2018年第一次調查時只有21%。這項調查涉及2506名美國成年人。該調查得出的結論是,一些美國人認為中國正試圖趕超美國在全球的地緣政治影響力,而不僅僅是經濟競爭對手。
外交學院國際關系研究所教授李海東表示,中美民間交流存在的隔閡是長期累積的后果。首先,美國在涉華問題上進行的一系列妖魔化為中美民間交流造成政治化阻礙,這會導致美民眾在對華民間外交中持有強烈的避險觀念,害怕招惹事端。其次,西方意識形態(tài)的固有偏見使得他們在對華民間外交中堅持所謂的“民主自由”等話語體系和意識形態(tài)觀,阻礙了雙方民眾交流的意愿。最后是國際輿論氛圍,美國始終制造所謂“中國有罪論”,抹黑、扭曲中國形象,也為雙方之間以及中國與其他國家開展民間交流設置了障礙。
美國“外交學者”網站2023年11月29日刊文稱,特朗普政府2020年終止富布賴特中國項目(中美之間以“本著平等、互惠和互利的原則促進教育領域的合作和交流”為目的的官方交流計劃),切斷了美中人民之間文化和教育交流的重要渠道,也阻礙了美國培養(yǎng)深入了解中國的專業(yè)人才的能力。文章認為,想要調整美中關系,先要恢復富布賴特中國項目。
復旦大學美國研究中心主任吳心伯教授告訴《環(huán)球時報》記者,目前急需恢復中美大學間因疫情中斷的交流項目。此外,習近平主席已宣布愿意未來5年邀請5萬名美國青少年來華交流學習,如何把此類活動落實好至關重要。相比目前有幾十萬中國學生在美求學,來華的美國青年數量較少。重點是如何通過修讀學位或短期交流等多種方式讓更多美國學生愿意到中國來。(環(huán)球時報)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