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子號”:用最美的服務溫暖萬千旅客
“您好,歡迎乘坐G33次列車?!?月26日13時30分,全國青年文明號“西子號”列車的第五任號長車菲菲率領乘務組,給1190名旅客提供杭州東站至溫州南站的春運客運服務。
車菲菲是杭州客運段高鐵一車隊“西子號”號長,黨的二十大代表,曾獲“全國五一勞動獎章”“全國五一巾幗標兵”等榮譽,負責北京至溫州線G33/38次列車的5個乘務班組。
今年春運優(yōu)化學生票購票流程、實施新的退改簽政策,她就在線上線下開展全覆蓋車隊400多人的兩期“春運崗前業(yè)務技能提升培訓”課,請本車隊業(yè)務尖子和車站售票窗口工作人員現(xiàn)場教學,提升乘務班組業(yè)務能力。為提升列車廣播的播音水平,她聯(lián)系浙江傳媒學院童肇勤教授,為線路廣播員進行集中培訓,用聲音傳遞溫暖。
“西子號”始于1987年4月1日開行的杭州至無錫82/81次列車。該趟列車由杭州客運段擔當乘務工作,開行第一年就獲得旅客書面表揚上萬次,被譽為“江南第一車”。
1988年8月5日,浙江省人民政府與鐵路部門將其命名為“西子號”列車。從此,代表杭州城市形象的“西子號”品牌列車正式出發(fā)。
“當年,為創(chuàng)建‘西子號’品牌列車,姐妹們與西湖媲美、比翼齊飛,用最美的服務溫暖著萬千旅客?!钡谝蝗巍拔髯犹枴绷熊囬L阮榮珍說,35年來,這趟車的運行區(qū)間、車型設施、服務對象幾經變遷,“變”的是列車迭代升級、服務創(chuàng)新,從時速只有60公里的普速列車,如今換型為時速350公里的復興號動車組列車;“不變”的是一茬又一茬“西子號”姑娘們始終牢記“人民鐵路為人民”的宗旨。
車菲菲說,2008年她成為一名列車員時,是在杭州到蘭州的普速列車上工作。列車跑完一個來回需要3天時間,每天的工作就是開門、關門,掃地、拖地,休息也只能在車廂內而不能下車。
2012年,因為表現(xiàn)出色,她在客運段公開招聘中脫穎而出,并在2013年正式成為一名高鐵列車長。
在“西子號”車廂內,常年放著一個“百寶箱”,里面既有小孩子的蠟筆、繪本,也有老花眼鏡、年輕人充電寶等。這些都是車菲菲根據(jù)旅客需求添置的。如今,這個箱子的物品品類有30多種,并額外提供高鐵“哄娃神器”——便攜式嬰兒護理臺,還專為老、弱、病、殘等適需旅客準備充氣腳墊、腰靠、護頸枕等物品。
車菲菲細心地發(fā)現(xiàn),以往五花八門的編織袋、麻袋,被各式各樣的輕便行李箱所代替。這也給旅客帶來一個困擾——很多行李箱外形比較相似,一些粗心的旅客容易認錯拿錯行李。她帶領乘務組用不同顏色的紙質手環(huán),寫上旅客所在的座位號貼在旅客的行李箱上,大大減少了行李箱拿錯的情況。
作為“西子號”乘務組的一員,日常出乘中,車菲菲始終秉承“滿意不是標準,標準是更滿意”的服務理念,推出了“微笑多一點、言語美一點、服務細一點、關懷加一點”的“4點服務法”,對新上崗乘務人員“傳幫帶”,尤其是與旅客溝通、管理班組方面?,F(xiàn)在的年輕人喜歡線上溝通,途中遇到一些問題不會現(xiàn)場和工作人員交涉,而是后續(xù)或直接線上反饋,造成一些現(xiàn)場服務工作的被動局面。她告訴同事們,日常服務中一定要換位思考,多站在旅客的角度去看待問題,從細微處發(fā)現(xiàn)旅客訴求,把被動服務轉化為主動服務。
26日18時,車菲菲與乘務組結束一天的工作返回杭州東站,她充分準備2月1日至4日的跑車事務。同時,她把服務工作延伸到車下,“西子號”聯(lián)合杭州東站服務臺、杭州地鐵站志愿者發(fā)起“暢行聯(lián)盟”,在春運期間聯(lián)盟組成青年志愿者突擊隊,協(xié)同作戰(zhàn),優(yōu)化旅客進出站和換乘流線,特別是對老、弱、病、殘?zhí)厥庵攸c旅客,無縫銜接完成轉運、高鐵、地鐵換乘,讓每名旅客順利、溫暖到家。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李劍平 來源:中國青年報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 安徽省人大代表談“課間十分鐘”:拒絕“圈養(yǎng)” 讓孩子擁抱快樂和熱鬧
- 大學生非遺作品亮相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展臺
- 95后火車司機唐文杰:用拼搏交出“青春答卷”
- 2023中國職業(yè)教育質量怎么樣
- 2023年12月全國共查處違反中央八項規(guī)定精神問題15966起
- 無人不網 未成年人網絡保護面臨新風險
- 中國為國際人權事業(yè)發(fā)展提供了典范(和音)
- 顯底色 創(chuàng)特色 增亮色——中國人民警察大學可視化創(chuàng)作實踐與思考
- 深耕內容 創(chuàng)新形式——思政可視化視域下的網絡育人工作探究
- 貫徹“兩個結合” 高校如何打造可視化育人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