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宮樂圖》:如何把一次下午茶 畫出滿滿的儀式感?
國學知識點提示:
這張畫在中國藝術史上居于什么地位?
桌與案,有什么區(qū)別?
唐朝流行的“三白妝”分別敷色在哪里?
唐代婦女主要發(fā)式有多少種?
如今的社交網(wǎng)絡平臺上,我們可以看到各地小姐姐們吃下午茶的場面。上傳照片之前,少不了要精心設計一番,甚至還會“擺拍”,為的就是給生活增加更多的儀式感。關于這件事,1200多年前的一張古畫,可能就有你想要的答案。
十二位女子的“茶話會”
《宮樂圖》上原本沒有署名和落款,現(xiàn)在我們使用的名稱,很可能是來自宋人的命名。這張畫,連同《搗練圖》《虢國夫人游春圖》《簪花仕女圖》《揮扇仕女圖》一起組成了“唐宮仕女圖”系列,位列“中國十大傳世名畫”之中。
根據(jù)畫上女子的服裝、發(fā)飾、樂器、飲品等內容,專家判定它是唐代中晚期的作品。關于這些畫面中女子的身份,有人認為是后宮的嬪妃,也有人認為是宮中的樂師。
按照中國古代人物畫里的慣例,地位高的人物形象會畫得大于地位卑微的人物。這幅畫中,除了左邊兩位女子外,其他人物都被較為勻稱地安排在畫面中,因此,可以推斷畫中圍繞長案坐著的10位女子的身份應該是平級。
展開這幅《宮樂圖》,首先映入眼簾的是畫面中間的長方大案,以及畫面下方的兩張月牙凳。有人可能會好奇,中間這不就是一張桌子嗎?其實不然,區(qū)別案和桌,主要看四條腿的位置——腿縮進來的是案,腿頂住四角的是桌。
圖中共有12位女性,其中繞著長案坐著10位地位較高的女子,她們體態(tài)豐腴,面目雍容,身著齊胸襦裙。
畫面的下方還有一只黑白相間的寵物狗。它的靜態(tài)與女子們的動態(tài)形成鮮明的對比,更烘托出這次歡聚的氣氛有多愜意。
長期以來,中國畫給人的傳統(tǒng)印象是重寫意、輕寫實。而這張?zhí)拼L畫,無論是線條、色彩,還是構圖,都給人強烈的寫實感。畫家的這種寫實,讓我們得以看到那個時候人們宴飲聚會的真實場面。
視覺的沖擊
上短下長的穿衣樣式 今天依然在延續(xù)使用
首先,這幅畫帶給我們的感受來自視覺。這張畫中,女子們豐腴的身形、豐潤的臉盤和點紅的絳唇,將唐朝以胖為美的特征展現(xiàn)得淋漓盡致。
唐朝流行“三白妝”,就是在額頭、下頜、鼻子三處敷以白色,以讓額頭和下巴顯得更為飽滿,鼻子更為立挺。《宮樂圖》里的女子,畫的也是這種妝。
我們還可以注意到,小姐姐們花樣的發(fā)髻。唐代女子們的主要發(fā)式就有30多種,如高髻、花髻、倭墜髻、墜馬髻、鬧掃妝髻、反綰髻、峨髻、低髻、小髻、烏滿髻、囚髻、拋家髻、回鶻髻、鳳髻、從梳百葉髻、反首髻、雙髻、木髻、鬟、鬢等。
這張畫中的女子,至少使用了其中的五種發(fā)髻。
好的妝容,還要搭配精致的衣服。
畫中這些女子的衣服,叫做齊胸襦裙。這種服飾主要流行于南北朝、隋、唐時期,是宮中貴婦以及從事聲色藝伎行業(yè)女子的經(jīng)典服飾。唐代陶俑上的女子,大多穿著這款流行的時裝。
唐代文化包容,思想開放,體現(xiàn)在服飾上,女性服裝的上半身,敢于袒露。襦裙這種上短下長的穿衣樣式,可以充分凸顯人體的身材比例,讓“大長腿”顯得更長。這種搭配,今天依然在延續(xù)使用。
聽覺的盛宴
動用五種樂器組合演奏 也算是一場不大不小的音樂會了
對于一幅畫來說,呈現(xiàn)視覺效果是第一位的,也是最基本要求。而繪畫高手不會滿足于此??磮D名就知道,《宮樂圖》描繪的主要內容是一場音樂會。也就是說,這幅畫的重要內容是呈現(xiàn)一場聽覺盛宴。
甚至,這場下午茶聚會中,音樂是壓軸出場的節(jié)目。
右側女子手持的樂器是篳篥(bì lì),也叫管子。這種樂器音色深沉、厚重,是由古代龜茲(今新疆庫車縣)地區(qū)勞動人民發(fā)明創(chuàng)造的一種簧管樂器。
這種樂器見證了許多名場面,比如詩人李頎聽了西域樂師安萬善彈奏篳篥后,寫下了《聽安萬善吹篳篥歌》;詩人白居易聽到少年樂師薛陽陶吹奏篳篥后很是驚訝,寫下長詩《小童薛陽陶吹篳篥歌》。
處于C位的女子,手持的是琵琶。這種樂器對我們來說并不陌生。大詩人白居易所作的《琵琶行》長詩,講述了一位彈琵琶樂伎的故事。
除此之外,還有女子手持箏、笙、拍板。動用五種樂器組合演奏,也算是一場不大不小的音樂會了。
味覺的享受
女子們喝茶的器物 應該是非常珍貴的越窯“秘色瓷”
780年,唐人陸羽撰寫了世界上現(xiàn)存最早的茶學專著《茶經(jīng)》,詳細介紹了唐代以前茶葉的起源、生產(chǎn)、器具等各方面內容。由此可見,飲茶在那時候已經(jīng)成為一種高雅的生活方式。
而《宮樂圖》的出現(xiàn),則為飲茶提供了鮮活的圖像證明。畫中長案的正中間,擺放著一口圓形上小下大的盆形盛具,有學者稱之為鐺,也有學者考證這叫“茶釜”。
盆形器皿的旁邊是一只長柄勺。畫面右側的這位小姐姐正手持長柄勺從盛具中舀茶水。她旁邊的這位小姐姐一手端碗,一手支在椅子上,一邊品茶,一邊欣賞音樂。
畫面的左下角,一位小姐姐正在投入地端起碗飲茶,她旁邊的侍女做出要接過小姐姐碗的動作。有的茶碗放在長案邊,似乎是在歡飲之后的小姐姐們隨手放置的,烘托了整個宴會氛圍的輕松和隨意。
每個人的前方,都放著花口、折沿的碟子,里邊盛放的東西,看不太清,但應該是各種美味的點心、干果,這就是咱們現(xiàn)在所說的“茶點”。
在這里,我們要特別注意女子們喝茶的器物。從外觀和顏色判斷,這應該是當時非常珍貴的越窯“秘色瓷”,燒制于今浙江寧波、紹興一帶,只供宮廷貴族們使用。
除了視覺、聽覺、味覺,畫面里我們還可以感受到呼之欲出的觸覺。畫中的每個人都處于動態(tài)之中,除了手持樂器,有人在往嘴里送飲,有人在暖爐上烤火,有人端起茶盞,有人手拿團扇。這些細節(jié),可以把我們代入現(xiàn)場,體會畫中人物的觸覺。
同樣畫唐代仕女 它好在哪里
同樣畫唐代仕女,《宮樂圖》跟《虢國夫人游春圖》《搗練圖》《簪花仕女圖》等有什么不一樣呢?
從構圖看,《宮樂圖》十分巧妙。
現(xiàn)在,我們的日常拍照中,要把四方飯桌邊的每一個人拍全且露臉的話,就得讓一部分人暫時離開座位,再擺拍出一張合影,畫中的人物大致排成“U”形,這樣一來,首先會造成人的身體相互錯位和比例失調,其次可能會讓一部分人偏離開了自己所在的座位。
《宮樂圖》并沒有這樣做。這張畫的視角,仿佛是站在高處俯瞰、觀察。畫家創(chuàng)作的時候,絲毫不去干擾人物,而是讓她們保持著某一瞬間的狀態(tài):七位正臉、三位側臉,距離觀者最近的畫面右下角的這位女子只留下了一個背面。
這種不干擾現(xiàn)場,在高處“拍攝”動態(tài)瞬間的方式,比那種刻意看“鏡頭”的合影顯得更生動、自然。同樣用到這種手法的,還有宋人所作的《文會圖》。
從內容來說,《宮樂圖》展現(xiàn)比其他幾張仕女圖更加全面、立體、細致。
《搗練圖》等三張仕女圖,只有人物,缺少環(huán)境呈現(xiàn),更像是摳出了背景的寫真、劇照。而《宮樂圖》不僅呈現(xiàn)了人物,還用家具、食器、樂器、寵物等構建了人物的生活環(huán)境。
所以,《宮樂圖》承載歷史信息的豐富性、真實性,遠遠高于其他三張圖。若要研究唐代的生活用具、服飾、飲茶、音樂等,這張《宮樂圖》一定是繞不開的。
通過這張?zhí)迫俗鞯摹秾m樂圖》,我們看到了一群宮廷小姐姐們的“穿搭”。一位佚名的畫家,通過描繪妝容、穿搭、奏樂、吃茶,給我們呈現(xiàn)了一場味覺、聽覺、觸覺、視覺上的盛宴。
文并供圖/安亞靜 羽羽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wǎng)”或“中國西藏網(wǎng)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wǎng)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