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真實敘事聚焦網絡犯罪 電視劇《公訴》研討會舉行
中新網北京7月18日電 (記者 高凱)由中國電視藝術委員會、四川省廣播電視局主辦的電視劇《公訴》研討會日前在京舉行,會議深入研討總結該劇的創(chuàng)作經驗,圍繞劇集的創(chuàng)作理念、藝術手法、行業(yè)意義等多個方面進行了探討和專業(yè)解析。
據介紹,《公訴》作為中國首部以檢察機關打擊新型網絡犯罪為主題的電視劇,自開播之日起,長期占據各平臺實時收視率榜首、多平臺劇集輿情熱度榜Top1;微博主話題閱讀量26億+,抖音主話題播放量10億+,攬獲全網熱搜1000+。
該劇入選“四川省2021年度重大文藝項目扶持”項目,被定為2022年最高人民檢察院重點項目,選取最高檢發(fā)布的十大新型網絡犯罪典型案例作為原創(chuàng)素材,從江城市人民檢察院檢察官安旎受組織指派到海外與臥底警察張婉茹接頭獲取犯罪集團重要證據入手,講述了檢察官安旎和刑警隊長何陸源聯手,和第四檢察部的同事們一道,能動發(fā)揮各項檢察職能,成功辦理網絡詐騙、網絡賭博、網絡暴力等新型網絡犯罪案件,將隱匿在海內外的網絡犯罪分子一一送上法庭的精彩故事。
會上,最高人民檢察院新聞辦副主任丁海東表示,“這部劇選題貼近生活,貼近現實,貼近觀眾,我想是這部劇廣受觀眾喜愛的最重要的原因,也充分說明了人民群眾的關心關注就是檢察影視創(chuàng)作最好的切入點?!?/p>
四川省委宣傳部副部長、四川省廣播電視局黨組書記、局長李曉駿表示,“《公訴》為觀眾展現了網絡詐騙、套路貸、網絡賭博、暴力等一個一個法治案例,是一本普及法治宣傳的教科書,給人深刻的反思和警醒,這部劇在這方面給很多人受益。”
《公訴》總編劇陳復軍講述了該劇扎根真實檢察生活,以多起典型案件為原型、以近年檢察工作亮點為切入點的創(chuàng)作歷程;該劇總出品人、總制作人、總發(fā)行人四川世紀華納董事長劉思妤回顧了該劇自選題、采風、制作到播出的難忘歷程。
當日出席會議的相關專家肯定了該劇呈現出的鮮明現實觀照與積極社會影響,以及其在現實題材創(chuàng)作的慣性思維與路徑依賴方面作出的突破,并圍繞職業(yè)群體形象塑造、同類題材創(chuàng)作嚴肅性與藝術性的平衡、矛盾設置與扎根現實的關系等方面進行了深入探討。
中國廣播電視社會組織聯合會副會長李京盛認為,《公訴》是值得向全社會大力宣傳推廣倡導的一部劇。該劇具有強烈和鮮明的當下性和現實關照性,《公訴》聚焦網絡犯罪,以鮮活生動的真實素材為原型,展示了檢察機關、公安機關打擊網絡犯罪的力度,揭露犯罪分子的一種新型的犯罪手法,普及了相應的法律常識,以及在網絡時代人們對自身的財產和生命安全所具有的日常警惕,這個意義上這部作品既具有內容的新穎度,也實現了作為法治類題材所應該共同具有的那種對觀眾的教育功能和認知功能。
最高人民檢察院專家咨詢委員、清華大學法學院教授張建偉表示,《公訴》聚焦新型領域的犯罪,其中展現的一些案例都是來源于真實案件,植根于犯罪真實狀況,對這些狀況進行了比較靠近真實的描摹。他認為,“對于我們中國這樣一個人口大國,在經濟騰飛、社會發(fā)展過程當中出現的傳統(tǒng)犯罪和新型犯罪變化,這些作品的記錄作用非常重要?!?/p>
中國傳媒大學戲劇影視學院文學系主任、教授李勝利表示,《公訴》全方位展示了檢察機關強化法律監(jiān)督維護公平正義的職能定位,生動表現了人民檢察官忠誠、為民、擔當、公正、廉潔的職業(yè)精神。并指出,該劇直面社會熱點,具有深刻的現實性。
中國電視藝術委員會秘書長易凱當日總結稱,《公訴》播出后收獲的較高熱度在預料之中,“因為它和我們的生活太接近了,網絡犯罪其實就在我們的身邊。”(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 故宮博物院多語種網站正式上線 王旭東:基于網絡空間塑造優(yōu)質傳統(tǒng)文化新生態(tài)
- 承載文化記憶 傳統(tǒng)村落如何保護?
- 2000年前中國人就愛吃燒烤?“百物看中國”出境大展讓老外看懂古代中國
- 古代就有包郵區(qū)?鑒往知來讓考古成果實證“何以中國”
- 甘肅:以研促學尋脈中華傳統(tǒng) 根植文化自信
- 時隔24年 演員車保羅談《鹿鼎記》拍攝趣事
- 【星訪談】由《鹿鼎記》到《無限超越班》 這位綠葉演員翻紅了
- 會用人工智能,也會自己手工制造工具:博物館原來這樣修復文物
- 傳承傳播并舉,讓古籍走出“深閨”,成為文化自信的源頭
- “中華古詩文經典誦讀工程”續(xù)航 向青少年傳播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