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不消逝的車轍
江蘇省連云港市新浦汽車總站新一代“雷鋒車”手駐守崗位。受訪者供圖
3月5日下午,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xí)近平參加他所在的十四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江蘇代表團審議?!敖裉焓菍W(xué)雷鋒紀(jì)念日,作為一名‘雷鋒車’手,親耳聽到總書記指出,人民幸福安康是推動高質(zhì)量發(fā)展的最終目的,我很激動?!比珖舜蟠?、連云港汽車運輸有限公司新浦汽車總站站務(wù)員于麗婕在北京接受采訪時表示,作為一名基層工作者,我們一定要把習(xí)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落實到具體行動上,立足本職崗位,把學(xué)雷鋒活動融入日常、化作平常。
——————————
每天上午9點一刻,江蘇連云港高鐵站都會準(zhǔn)時迎來一列綠皮火車。這趟由陜西寶雞始發(fā)的列車,在行駛了整整17個鐘頭后,穩(wěn)穩(wěn)??吭谶B云港站。作為連云港市新浦汽車總站(以下簡稱“汽車站”)第六代“雷鋒車”手,90后李園園早已站在高鐵站出站口處,時不時抬頭望向時刻表上來回滾動的數(shù)字。
閘門打開,旅客蜂擁向前。五顏六色的大包小包,人們或背或拽或拎或抱。李園園有種說不出的親切:“這班列車?yán)镉泻芏嗍莵磉B云港務(wù)工的農(nóng)民工,年紀(jì)五六十歲居多。”在她看來,這是高鐵站一天當(dāng)中最熱鬧的時刻。
“有需要‘雷鋒車’手幫助的嗎?‘雷鋒車’免費為您服務(wù)!”她提高嗓門,推著手推車迎面走向旅客。不一會兒,車上就堆滿了行李。她運送的目的地有3個,分別是高鐵站地下車庫、附近公交站臺和1里路外的汽車站。
時間回到1963年,毛主席發(fā)出“向雷鋒同志學(xué)習(xí)”的號召,激蕩著汽車站長途服務(wù)組年輕姑娘的心。當(dāng)時,汽車站離火車站有1里多路,沒有公交車。下了火車匆匆趕汽車的人扛著沉重的行李,不方便趕路,老弱病殘旅客更是步履艱難。
幾名車站職工找來3條扁擔(dān)、幾根繩索,到火車站免費為旅客挑運行李。為鼓勵和方便姑娘們學(xué)雷鋒,車站黨支部專門為她們添置了一輛平板車。這輛小板車,風(fēng)里來雨里去,義務(wù)為來自四面八方的旅客服務(wù)。一傳十,十傳百,人們就親切地稱它為“雷鋒車”。
60年來,“雷鋒車”步履不停,一道道或長或短、或淺或深的車轍永遠(yuǎn)嵌在時代的軌道上。從木扁擔(dān)、木板車到三輪車、電瓶車,累計行程24萬多公里,免費運送老弱病殘旅客34萬多人次,義務(wù)運送行李包38萬余件。
車站煙火氣,最撫凡人心
對李園園而言,“一天的儀式感從穿工作服開始”。梳妝鏡前,她熟練地打領(lǐng)花、盤頭發(fā),再迅速化一個淡妝。春秋天套青色西裝,夏天著藍(lán)色短袖,冬天穿深色大衣。除此之外,一年四季都穿黑褲子、黑皮鞋。
凌晨5點,她雷打不動從床上爬起來,離開熟睡中的兒子。尤其是冬天,“一大早天又冷又黑,根本睜不開眼”。最早的一班火車通常是在清晨6點多進站,這也意味著她必須在5點50分前趕到站臺。
自2012年入職汽車站,李園園干過檢票員、安檢員和報班員。但11年來,她“雷鋒車”手的身份一直未變。工作這么多年,對于火車站每天固定的時刻表,她早已爛熟于心。什么時候客流量比較大?哪列班車上務(wù)工人員比較多?每趟車上旅客有什么特征?這些問題,她都能一股腦兒答出來。
相比如今的輕車熟路,她說自己曾經(jīng)也是“青澀害羞的小姑娘”,面對車站如潮的人流,雖然按捺不住想幫他們拉“雷鋒車”,但礙于面子還是喊不出口。
有一天,她遇到兩位大哥帶了好幾個巨大的貨箱,一人只能勉強抱起一個箱子,跑上跑下搬個不停。她趕忙跑過去,鼓起勇氣邀請他們把行李搬到“雷鋒車”上,但其中一位大哥喊道:“到底收多少錢?”
“我們是‘雷鋒車’,免費為您服務(wù),不收錢!”幾番解釋之后,他們才將信將疑地把行李搬到車上。送達目的地,他們一個勁兒地感謝她。那一刻,她輕松地笑了。
在李園園看來,車站是最有煙火氣的地方,“春夏秋冬每時每刻都能遇到不一樣的人間風(fēng)景”。她記得,某次客運高峰期,一位來自內(nèi)蒙古的大爺免費搭乘“雷鋒車”后硬要留下車組人員的信息,盛情邀請她們下次去他家里吃葡萄。
車站也是一個“有著奇妙緣分”的地方。幾乎連續(xù)幾年同一時間,李園園都會遇到一位回家探親的軍人。一來二去,這位軍人成了“雷鋒車”組的老熟人,每每下車,軍人大哥都會直接吆喝道:“走,一起坐‘雷鋒車’呀!”
“她的淚點很低,這個‘毛病’一直改不掉?!蓖聜冞@樣評價李園園。
有一次,一位60歲上下的安徽宣城籍大爺在車站悄悄向她救助。原來,大爺是一線工人,原本帶了500元,買了床單、被褥等生活用品后,只剩下90元,而連云港到宣城的票價要138元。她沒有絲毫猶豫,立馬掏錢給大爺買票。得知大爺一直餓著肚子,她又趕忙跑去給大爺買了些吃的。
目送大爺離去,她的眼淚唰的一下就下來了:“一個人出門在外真的不容易?!?/p>
雷鋒精神生根發(fā)芽
出生于1988年的全國人大代表于麗婕是第六代“雷鋒車”手,與李園園前后進入汽車站工作。與初入車隊的大部分年輕人一樣,那時的她并不明白什么是真正的雷鋒精神,“只是循著師傅的足跡堅守在‘雷鋒車’的崗位上,無論是寒冬臘月,還是夏日炎炎”。
幾年前一個凜冽的冬夜,車站的人流早已退去,整個大廳空蕩蕩的。于麗婕正準(zhǔn)備下班,無意間發(fā)現(xiàn)大廳里有一個女孩還在等車。
原來,女孩要回老家日照,而此刻由連云港開往日照的班車已晚點5個小時?!鞍闯@韥碚f,我會建議旅客換乘明天的班車,但女孩執(zhí)意要走,攔都攔不住?!彼貞浀?。
于麗婕尊重了女孩的想法。放下手中的東西,一邊聯(lián)系班車,了解最新情況,一邊陪著女孩打發(fā)時間。臨走前,她特意加了女孩的微信,直到女孩安全到家,她懸著的心才終于放下。
日復(fù)一日,年復(fù)一年,于麗婕認(rèn)為是“雷鋒車”老師傅的言傳身教,讓后輩尋到了“雷鋒車”的精神源泉。其中就有她一直敬佩的車站交通部勞動模范馬保玲。
作為第三代“雷鋒車”手,馬保玲上有老、下有小,家務(wù)繁重,但每年的公休日,她一般只休5天,其余的時間都沖在一線。臨近退休,她更是最早一個來,最晚一個走。
翻開“雷鋒車”的歷史檔案,前輩們的名字及事跡紛紛涌現(xiàn):收留走失小男孩的“雷鋒小姑娘”李保英,利用發(fā)車間歇唱歌跳舞、活躍車站氣氛的郭蘭鳳,為旅客提供各式服務(wù)的姚淑英……這些故事,于麗婕如數(shù)家珍。
“一個正能量的集體,始終會給你帶來震撼人心的力量,讓在場的所有人形成一股紐帶,讓后輩們不斷成長。”這是她身處“雷鋒車”組最大的感受。
有一次,一位旅客在候車時突發(fā)心梗倒地不起。在幾位“雷鋒車”手的指揮下,一場生命的接力賽在車站上演。有人撥打120,有人聯(lián)系病人家屬,有人維持秩序……一直將病人護送到醫(yī)院并妥善安置好,于麗婕和同事才匆匆離開。后來,病人出院后還專門給“雷鋒車”組送來了錦旗。
于麗婕感慨:“把點滴小事做好就是最偉大的事情。這是我理解的雷鋒精神的真正內(nèi)涵?!?/p>
跨越時代的接力長跑
今年70歲的史朝榮曾是第二代“雷鋒車”手,退休后心里仍放不下“雷鋒車”組。每次遇到新一代“雷鋒車”手的加入,車站都會向她發(fā)出邀請:“史大姐,要不您給她們講兩句!”她每次都答應(yīng)得爽快,騎上“招牌”三輪車到車站“報到”。
“低矮簡陋的平房,門口空地上停滿密密麻麻的班車;車上沒有空調(diào),也沒有電動門,每個窗戶都可以隨便打開;車站設(shè)施老舊,沒有裝喇叭,只能靠人工喊票……”這是她印象中20世紀(jì)七八十年代的汽車站。
1972年12月20日,對史朝榮來說是個特殊的日子?!皬哪且豢唐?,我正式成為汽車站的一員,車站就是我的家?!弊鳛檐嚱M的“老大姐”,她見證了“雷鋒車”一路走來,從木扁擔(dān)、木板車到三輪車、電瓶車。
那時的木板車就是個雙輪木車,很能放行李。為了防止風(fēng)吹日曬被腐蝕,大家給車把手焊上了鐵皮,“但一到夏天,手就好像握住了一個燙手山芋”。
她回憶,相比現(xiàn)在,當(dāng)時的旅館還不多,旅客住宿難,汽車站就利用候車大廳辦起臨時旅館,“白天是車站,夜晚是旅館”。
每逢除夕之夜,值班的“雷鋒車”手們就約好聚在一起包餃子,提前商量好誰帶餃子皮,誰帶肉餡,誰帶調(diào)料,誰帶搟面杖……遇到除夕夜滯留車站回不了家的旅客,她們就端來熱氣騰騰的餃子。
1989年秋天,贛榆鄉(xiāng)村教師單興惠去蘇州給上大學(xué)的兒子交學(xué)費,轉(zhuǎn)車時不慎把借來的3800元遺失在車上。焦急之時,一位“雷鋒車”手跑到跟前,把撿到的錢送了過來。老單當(dāng)時大喜過望,忘了記下服務(wù)員的名字,只記得是一位“笑瞇瞇的大姐”。
14年后,他專程來到車站,終于在榮譽室的照片墻上找到了“恩人”史朝榮。久別重逢,兩人雙手緊緊相握。
這一幕遲到14年的握手,被定格成為相片,如今被擺放在“雷鋒車”事跡陳列館里一個特別顯眼的位置。每逢交流學(xué)習(xí),新一代“雷鋒車”手都忍不住在此駐足凝望。
讓雷鋒精神遍地開花
出生于1964年的郝芳萍是第三代“雷鋒車”手。1986年,她從食品加工廠調(diào)到汽車站工作。她坦言:“和做食品不一樣,汽車站要跟人打交道?!?/p>
她常常告誡新一代車手:“師傅領(lǐng)進門,修行靠個人?!彼约壕褪沁@么過來的。自打擔(dān)任“雷鋒車”手第一天起,她就時時刻刻待在老師傅們的身邊,觀察她們?nèi)绾问燮睓z票、安撫乘客,慢慢去記憶和領(lǐng)悟。
剛工作不久,她就遇到了一件“麻煩事”。有一次,一個常州孩子走丟了,他的父母從老家一直找到連云港。要回去的時候,天色已晚,長途車沒有了?!斑@可怎么辦,已經(jīng)沒錢住旅館了?!边@對夫妻不禁焦慮起來。
那天恰逢郝芳萍值班,她索性把這對夫妻留在自己家里住了一晚。第二天一起吃完早飯后,她又把他們送回車站,還給他們?nèi)c吃的帶在路上吃。
“當(dāng)時完全是效仿老師傅的做法?!笔潞蠡叵脒@件事,她感慨,“即便到了后來,我每換一個崗位,無論處理什么問題,老師傅們的言傳身教都會在我眼前浮現(xiàn)。”
1999年的1月5日令郝芳萍刻骨銘心。在這一天的上班途中,她不幸被摩托車撞倒,脾臟破裂、左小腿骨折,生命垂危。
沒過多久,一篇《為了一位“雷鋒車”手的生命》的報道在當(dāng)?shù)貓蠹埧?,消息驚動了連云港全城:滿滿一車的消防支隊官兵趕到醫(yī)院獻血,相識和不相識的人都排隊前來看望,病房的鮮花“從搶救室一直排到樓梯上”……
“如果不是親身經(jīng)歷,真沒想到‘雷鋒車’在港城人心中有這么重的分量?!笨祻?fù)后的郝芳萍,得知這一切后非常激動,“幾代‘雷鋒車’手的付出,得到了社會的認(rèn)可!”
郝芳萍介紹,不知從何時起,汽車站形成了一個不成文的傳統(tǒng):每個新員工入職,第一個任務(wù)就是去拉一趟“雷鋒車”;每年職工子女考上大學(xué)后,都要去體驗拉“雷鋒車”。這成了“與‘雷鋒車’同行”活動的雛形。
隨著高鐵時代的到來,郝芳萍明顯感受到,汽車客運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沖擊。有好長一段時間,她不免為“雷鋒車”的前途命運深深憂慮。不過她欣喜地看到,“雷鋒車”組緊緊圍繞“交通強國”戰(zhàn)略,堅守初心,以為民服務(wù)為宗旨,先后推出車輛升級、流動售票、信息服務(wù)等新舉措,不斷提升群眾出行“獲得感”,持續(xù)放大價值傳播、教育示范的引領(lǐng)作用。
黨的二十大代表、連云港市新浦汽車總站第五代“雷鋒車”手權(quán)太琦說,現(xiàn)在“雷鋒車”的重要任務(wù)是,傳播雷鋒精神,弘揚社會正能量,“讓雷鋒精神在全社會遍地開花”。
如今,走進新時代的“雷鋒車”組正以其更加豐富的內(nèi)涵和外延,讓更多人看到:飄揚了60年的旗幟鮮艷如初。
中青報·中青網(wǎng)記者 李超 實習(xí)生 陸地 來源:中國青年報
版權(quán)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wǎng)”或“中國西藏網(wǎng)文”的所有作品,版權(quán)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zhuǎn)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wǎng)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ān)法律責(zé)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