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0秒動畫演示空間站大小機械臂“合體” 配合作業(yè)
央視網消息:今天(11月17日)航天員出艙作業(yè),是空間站配置的大小兩個機械臂首次級聯之后的實際應用,為航天員順利出艙“一展身手”提供了強有力的保證。我們也通過演播室的演示畫面來詳細了解一下。
空間站配置的大小兩個機械臂,分工各有側重,又相互配合。 空間站核心艙機械臂,我們把它稱為大機械臂,是我國首個可長期在太空軌道運行的機械臂,由兩根臂桿組成,對應著人體的大臂和小臂,兩根臂桿的展開長度可達10.2米。像人的手臂一樣,它具有七自由度的活動能力,通過旋轉結構,能夠實現自身前后左右任意角度與位置的抓取和操作。
問天實驗艙的氣閘艙外還攜帶有一套5米長的小機械臂。相比于核心艙配備的大機械臂,小機械臂的位置精度是大臂的5倍,姿態(tài)精度是大臂的2倍,是一型更靈巧、更精準的機械臂。主要用于支持航天員出艙活動、艙外狀態(tài)檢查、艙外貨物轉移及安裝、艙外維護維修、載荷照料、光學設施維護等6項應用任務。
大小機械臂除了單獨使用,還能通過級聯裝置聯合,也就是小機械臂可被大機械臂抓取形成組合臂,將大臂的長度長、負載大和小臂的靈巧、精準的優(yōu)點結合起來,組合機械臂長達15米,作業(yè)范圍足以覆蓋空間站三個主體艙段范圍。您現在看到的就是大小機械臂級聯的過程。這套組合臂能夠在中國空間站組合體天和、問天、夢天三艙之間爬行,猶如一個在太空中行走的“機甲戰(zhàn)士”。在空間站搭載的科學實驗載荷,可以通過機械臂精準“投送”到對應的標準載荷接口位置,實現“即插即用”,不再需要航天員出艙進行操作。此外,大小機械臂還帶有視覺系統(tǒng),你可以理解為機械臂的“眼睛”。通過這雙“眼睛”,機械臂不僅可以協同開展艙外操作和巡檢任務,還能完成互巡互檢的自身維護工作,有效提高了機械臂系統(tǒng)的可靠性。
此次神十四航天員出艙,大小機械臂也是首次“合體”配合作業(yè),將航天員送達空間站組合體的任意一個位置,從而滿足出艙各項任務的需求。此前,在神舟十四號航天員第二次出艙的時候,大小機械臂已經完成級聯測試,為機械臂組合體開展艙外工作進行了充分驗證。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