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wǎng)絡中國節(jié)·七夕】七夕節(jié)的詩詞
講述人:王杰,中共中央黨校哲學部教授
“織女牽牛送夕陽,臨看不覺鵲橋長?!?/p>
每逢農(nóng)歷七月初七日,男男女女們或跋山涉水赴約,或使用通訊設備“鴻雁傳書”。七夕節(jié)作為我國的傳統(tǒng)節(jié)日,又有牛郎織女這樣動人的傳說故事,自然引得從古至今無數(shù)文人墨客引用七夕歌詠情懷。歌詠七夕的詩詞數(shù)不勝數(shù),盡顯古圣先賢們的浪漫風采,當然在這些詩文中,我們也能看到古人對愛情和生活的態(tài)度。
在《古詩十九首》中有一首大家耳熟能詳?shù)脑?,將牛郎織女的愛情刻畫的形象生動,細細讀來讓人仿佛置身于織女窗外,聽著織女的嘆息,感同身受, 這首詩便是《迢迢牽牛星》:
迢迢牽牛星,皎皎河漢女。
纖纖擢素手,札札弄機杼。
終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漢清且淺,相去復幾許!
盈盈一水間,脈脈不得語。
白居易,曾感慨世間的哀怨離恨,寫下了《七夕》一詩:
煙霄微月澹長空,
銀漢秋期萬古同。
幾許歡情與離恨,
年年并在此宵中。
詩人以詠嘆的抒情筆調(diào)寫道:“幾許歡情與離恨,年年并在此宵中?!泵磕昶呦?,苦苦等待的有情人終于相聚在一起,有說不盡的綿綿情話,道不完的思念愛慕之意。遺憾的是短暫的歡聚后,留給他們更多的則是無盡的相思和難耐的凄寂。相會的歡樂,離別的痛苦,這一切都發(fā)生在七月七,牛郎和織女一年只有一度的相會之期。
在古代,那些處于深宮之中的宮女們,被森嚴的宮規(guī)所約束,在七夕這一天,難免動情哀怨。詩人杜牧就敏銳地捕捉到了這些女孩子的心事,寫下了著名的《秋夕》:
銀燭秋光冷畫屏,
輕羅小扇撲流螢。
天階夜色涼如水,
臥看牽??椗?。
同樣的花樣年華,宮中女孩們沒有情郎相伴,只有輕羅小扇搖不盡的少女心事。
有著千古第一才女之稱的李清照,十八歲便嫁給了趙明誠,看似門當戶對,又有相同的興趣愛好,他們也確實有過短暫的幸福。但他們的愛情一直經(jīng)歷著考驗,先是雙方父親政見不合,甚至是彼此排擠,為此他們分離過。重逢后,又因為趙明誠在外當官,夫妻間變得聚少離多。有一年李清照在安徽池州,趙明誠則被任命為湖州知州。七夕到了,連牛郎和織女都可以相見,而李清照與趙明誠因相隔遙遠,則無法相見。七夕夜思念更濃,滿是相思盡是離愁,飽受相思之苦的李清照,曾寫下《行香子·七夕》,將女孩子的多愁善感表達得淋漓盡致,在七夕這天,面對糟糕的天氣,竟還要擔心牛郎織女的相逢是否會受阻,顯得心思既善良又可愛。
草際鳴蛩,驚落梧桐。正人間、天上愁濃。云階月地,關鎖千重??v浮槎來,浮槎去,不相逢。
星橋鵲駕,經(jīng)年才見,想離情、別恨難窮。牽??椗?,莫是離中。甚霎兒晴,霎兒雨,霎兒風。
可惜,七夕之夜不僅有花好月圓,也有別離愁緒。古代交通落后,受限于空間,人與人的一次別離,有時就是一生。大文豪蘇軾在七夕夜里送別友人陳令舉,寫下了《鵲橋仙·七夕》:
緱山仙子,高清云渺,不學癡牛騃女。鳳簫聲斷月明中,舉手謝,時人欲去。
客槎曾犯,銀河微浪,尚帶天風海雨。相逢一醉是前緣,風雨散,飄然何處?
這首詞雖是抒發(fā)離別愁緒,卻豪氣縱橫,讓人讀來酣暢淋漓。全詞不但擺脫了兒女艷情的舊套,借以抒寫送別的友情,而且字里行間都緊扣七夕,在格調(diào)上,用飄逸超曠取代了纏綿悱惻,讀來深感詞人的超凡脫俗以及卓而不群的姿態(tài)。表現(xiàn)出詞人渴望像仙人王子喬一樣能夠遺世獨立、羽化成仙的情志,也是詞人對友人陳令舉離別情思的開導之語。
最后再選一首,就是自古至今最為知名的秦觀那首《鵲橋仙·纖云弄巧》:
纖云弄巧,飛星傳恨,銀漢迢迢暗度。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shù)。
柔情似水,佳期如夢,忍顧鵲橋歸路。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
詩人將愛情的偉大、純潔與永恒表達的充滿詩意且淋漓盡致。愛情并非朝朝暮暮,真正的愛情正如牛郎織女那般歷久彌堅,正是這正確而又美好的愛情觀,讓這首鵲橋仙成為歌頌愛情詩詞中的千古絕唱,歷萬世而不朽。
制作:李方舟 張悅鑫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wǎng)”或“中國西藏網(wǎng)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zhuǎn)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wǎng)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