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牧文化潤草原
【保護歷史遺存,堅定文化自信①·一線講述】
講述人:中央民族大學民族學與社會學學院文化產業(yè)研究發(fā)展中心助理研究員 高澤遠
每年6月,內蒙古赤峰市阿魯科爾沁北部草原,當?shù)啬撩穸紩_始一年一度的大遷徙。牧民們幾家結伴同行,牛羊成群,浩浩蕩蕩。在夏營地放牧點,為了防止踩踏草地,牧民們每年都在不同的地方搭建蒙古包。夏至過后,牧民們開始剪羊毛、硝制牛皮制作各種生產用品。盛夏的草原上,祭敖包、那達慕活動頻繁舉辦,游客慕名而來。中秋前后,牧民趕著畜群回到大興安嶺南坡的定居點安度冬春。寒暑往來,世代不息。
阿魯科爾沁草原游牧系統(tǒng),是一個以畜牧業(yè)為主體,農林相互依存、優(yōu)勢互補的復合生產體系,承載了牧民千百年來積淀的生存哲學、生態(tài)文化選擇。在這方天地中,人畜草平衡的自然法則孕育出古老而獨特的草原游牧文化,牧民獨有的生產方式、生活習俗、文化特質等,時刻體現(xiàn)著崇尚天意、敬畏自然、天人合一的生活理念。
而今,即使牧民穿上了運動鞋,開上了吉普車,用上了手機,一年一度的游牧轉場仍是牧民與這片草原發(fā)自內心的約定。
年過八旬的老牧民哈木爾囑咐90后的孫子莫日根圖:遷徙轉場時不能著急、注意讓牲畜少出汗、多在水草豐美處休息……游牧知識通過老人樸實的話語得到了傳承。
在轉場時,莫日根圖路過了管護站,根據(jù)要求出示了放牧證和車輛通行證。為保持人畜草平衡,阿魯科爾沁旗要求牧民上報自家草場面積,計算確定參與遷徙的牛羊數(shù),再根據(jù)草場長勢決定游牧的線路和時間。為了加強對游牧區(qū)的保護,夏營地放牧點建筑必須為臨時可移動式蒙古包,不能對草地產生永久性破壞;對夏營地實行階段性封閉管理,在封閉期內,除執(zhí)行公務外,禁止一切社會車輛進入。同時,良種引進、提純復壯等現(xiàn)代畜牧業(yè)生產技術的運用,逐漸破除了傳統(tǒng)游牧業(yè)對于自然的過度依賴。
阿魯科爾沁草原游牧系統(tǒng)被認定為全球重要農業(yè)文化遺產,為當?shù)匕l(fā)展生態(tài)旅游打出了金字招牌。現(xiàn)在,休閑旅游度假基地、牧歌鄉(xiāng)村旅游示范帶等一批項目正在草原上“蓬勃生長”,讓游客充分感受草原游牧文化的獨特魅力。
(項目團隊:光明日報記者 張勝、陳晨、高建進、王瀟、耿建擴、陳元秋、陸健、宋喜群、王冰雅、王斯敏 光明日報通訊員 徐夢玲、周金立、張斌、謝尚國、魏子航)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wǎng)”或“中國西藏網(wǎng)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wǎng)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