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夏吳忠:讓志愿服務的微光成炬
光明日報記者 王建宏 張文攀 光明日報通訊員 楊娜
3月初,寧夏吳忠市金花園社區(qū)廣場,73歲的仇良明又在為社區(qū)老年人免費理發(fā)。成為志愿者,仇良明最大的收獲就是“感到很快樂”。
在這座城市,像仇良明這樣以當志愿者為榮、以開展志愿服務為樂的注冊志愿者有30.55萬人,超過總人口的五分之一。目前,吳忠市實施志愿服務項目65080個,“有困難找志愿者,有時間就做志愿者”已深深植根這片沃土。
一朵蘭花香沁全城
1月26日,一場大雪讓吳忠大地穿上了白色“棉襖”。第二天一早,“七一勛章”獲得者、吳忠市利通區(qū)金星鎮(zhèn)王蘭花熱心小組黨支部書記王蘭花就召集志愿者來到金花園社區(qū),開始掃雪除冰。
在吳忠,曾經有句傳遍全城的順口溜“吳忠有個王蘭花,身后跟著一群‘傻’大媽”,說的就是王蘭花和她的伙伴們。這支志愿隊伍,可謂“上管天文地理,下管雞毛蒜皮,內管柴米油鹽,外管糾紛扯皮”,越管越“上癮”。
“誰家娃娃上不了學,她跑前跑后張羅;誰家有重病致殘的,她想方設法籌錢資助;誰家有個解不開的疙瘩糾紛,她主動上門協(xié)調解決……”說起共事十幾年的王蘭花,志愿者郭淑玲有太多的感觸。
“雖然72歲了,只要還能動,我就要繼續(xù)扎根基層,做好志愿服務。”王蘭花說。
王蘭花熱心小組從開始的7名成員發(fā)展到現(xiàn)在的9萬多人,“一朵蘭花香沁全城”成了吳忠志愿服務的代名詞。
這些年,吳忠市通過購買服務引進落地11個志愿服務項目;以“童心路”救助涉毒家庭留守娃、“她世界”建檔立卡戶青春期女孩關愛幫扶等全國志愿服務品牌為標準,以社區(qū)為依托,培育了36個特色志愿服務項目。人人爭當志愿者、人人投身愛心公益,已蔚然成風,“志愿之城、文明吳忠”的城市品牌效應越來越凸顯。
一種精神根植心靈
2月28日,走進吳忠市鹽池縣王樂井鄉(xiāng)邊記洼村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幾位村民正在緊張排練自導自演的文藝節(jié)目,個個臉上洋溢著喜悅。
“這是咱們文藝隊結合移風易俗自己編排的節(jié)目,大伙兒用心演,把移風易俗新風尚宣傳好?!北硌蓐牻M織者、老黨員茍風明說。
吳忠市把學雷鋒志愿服務作為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的主要方式,推動文明實踐志愿服務貼近群眾、融入生活。“我經常關注‘青春獻利通’公眾號發(fā)布的志愿者活動招募令,只要有時間就報名參加。作為新時代的青年,要積極投身到志愿活動中,奉獻自己的一份力量?!敝驹刚呃疃啪暾f。
志愿服務化于小處、融于細節(jié),這種精神深深扎根沃土,根系向四面八方延伸。
在鄉(xiāng)村振興的舞臺、產業(yè)發(fā)展的一線、保護環(huán)境的現(xiàn)場,志愿服務無處不在。在吳忠市,12個操作性強的“幫智扶志促脫貧 助力文明振鄉(xiāng)風”志愿服務項目,走進鄉(xiāng)鎮(zhèn)、村社區(qū),下沉實踐站所,及時為有需要的人提供服務;依托“文化進萬家”等志愿服務項目,各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站)累計開展“我們的節(jié)日”、農民運動會等活動1500余場次;33支專業(yè)化志愿服務隊組織志愿者定期深入基層一線開展奶牛養(yǎng)殖技術培訓、釀酒葡萄種植技術指導、網絡直播帶貨等專業(yè)志愿服務活動,以新文明實踐志愿服務形式為產業(yè)發(fā)展提供服務。
一套機制讓志愿服務常態(tài)化
2月22日11點30分,是學生們的放學時間,吳忠市青銅峽第四小學門口車流人流涌動。青銅峽市公安局城關派出所民警沙桐早早來到這里維持秩序,一起執(zhí)勤的還有老師和家長組成的一支志愿者隊伍。去年,青銅峽市啟動“警校家”護學崗建設,推動“公安、教育、家庭”三方參與校園及周邊治安防范,探索“警校家”融合管理機制,確保學生開心入校、平安回家。
維持志愿服務長久的生命力,關鍵在于常態(tài)長效的志愿服務體系和管理機制。在吳忠,“有困難找志愿者,有時間做志愿者”的濃濃氛圍,離不開加強志愿服務制度體系建設的積極探索。
“我們在全市各級黨組織、社區(qū)(村組)、學校、企業(yè)和社會組織建立了2486支志愿服務隊,形成了機關干部帶頭參與、廣大群眾積極參與、青少年廣泛參與、企業(yè)和社會各界主動參與志愿服務的良好局面。”吳忠市委宣傳部副部長李兵說。
走進吳忠市政務服務中心大廳,學雷鋒志愿服務站總是一片忙碌。站點雖小,但“五臟俱全”,站內長期有志愿者駐守,提供熱水、雨傘、常用藥品、失物招領、輪椅等暖心服務,隨時有志愿者引導群眾前往窗口辦理業(yè)務。
街頭巷尾,這樣的小站點隨處可見。“我們圍繞‘志愿之城’創(chuàng)建目標,按照‘六有一落實’標準,在全市公共場所、景區(qū)公園、社區(qū)和窗口行業(yè)打造標準化學雷鋒志愿服務站(點、崗、臺)139個,把志愿服務集中起來,把站點布局擴散開來,讓志愿者通過這些固定的‘陣地’和‘窗口’,更好地發(fā)揮作用?!眳侵沂忻裾志珠L楊桂琴說。
作為城市的一張名片,志愿服務也要不斷“提檔升級”。吳忠市堅持為注冊志愿者統(tǒng)一購買人身意外傷害和醫(yī)療保險,打造志愿者“平安護身符”;依托吳忠市志愿服務學院、重大志愿服務項目和各類志愿服務組織開設志愿服務專題培訓班,先后對5萬余名志愿者進行培訓;不斷探索完善志愿服務供需對接機制,通過“點單”“派單”“接單”“評單”模式,讓志愿服務更貼心、更便捷。
如今,志愿服務的微光成炬,似萬丈光芒照耀著這座城市。
《光明日報》( 2022年03月17日 03版)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